以之为臣,以逐脏腑之寒热。佐以人参以补五脏、除邪气。故九痛丸可治疗心胸积冷、卒中恶及外科血疾等。何教授充分梳理古文献及结合自身临床实践,认为九痛丸的方证是“心痛或胸闷,遇寒诱发或加重,舌淡苔白,脉沉弦紧”。运用九痛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经验1.方证辨证与抓主症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其可简化为“...
方用九痛丸合桂枝茯苓丸合当归贝母苦参丸:黑顺片15g(先煎),党参13g,干姜13g,制吴茱萸13g,桂枝15g,茯苓15g,桃仁15g,白芍15g,牡丹皮15g,当归20g,苦参20g,滑石块10g,浙贝母20g。急煎1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用。服用5剂药后胸痛已愈,全身怕冷明显缓解。服用7剂药后尿...
各家论述1.《法律》:仲景于胸痹证后,附九痛丸,治九种心痛,以其久着之邪,不同暴病,故药则加峻,而汤改为丸,取缓攻不取急荡也。九种心痛,乃久客之剧证,即肾水乘心,脚气攻心之别名也。痛久血瘀,阴邪团结,温散药中,加生狼牙、巴豆、吴茱萸驱之,使从阴窍而出。以其邪据胸中,结成坚垒,非捣其巢,邪终不...
九痛丸方 [原文] 附子三两 狼毒四两 巴豆一两 (去皮心熬研如脂) 人参一两 干姜一两 吴茱萸一两 [用法] 上六味,末之,蜜丸如梧桐子大,酒下,强人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服二丸。兼治卒中恶,腹胀痛,口不能言,又治连年积冷,流注,心胸痛,冷气上冲,落马,坠车,血疾等,皆主之;忌口如常法。 【注】宋本无...
九痛丸,九痛丸 【来源】《金蹑要略》卷上。 【异名】附子丸卜外台秘要》卷七)。 【组成】附子42克(炮) 生狼牙14克(炙香) 巴豆14克(去皮、心,熬,研如脂) 人参 干姜 吴茱萸各14克 【用法】上药六味
根据常见资料,九痛丸的配方包括以下几种中药成分: 1.白芍: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的作用,对于各种肝气郁结引起的疼痛有显著效果。 2.当归: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的功效,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因血瘀所致的疼痛。 3.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对头痛、月经不调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4.延胡索:理气活血、止痛,可以有效...
这九种心痛都可以用九痛丸治疗。也治疗“冷冲上气,落马坠车血疾等”。《备急千金要方》里用的是狼毒,而不是狼牙。狼毒跟狼牙在药性上稍微有所不同,狼毒可以杀虫,还能够除饮食寒热水气。后世认为还是应该按《备急千金要方》改为狼毒。所谓九种心痛就是各种心痛、胃痛,它用附子、干姜温阳散寒;吴茱萸开郁...
九痛丸方:(治九种心痛,苦辛甘热法) 附子(三两) 生野狼牙(一两) 人参(一两) 干姜(一两) 吴茱萸(一两) 巴豆(去皮心熬碾如膏,一两) 蜜丸梧子大,酒下,强人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二丸。 兼治卒中恶,腹胀痛,口不能言;又治连年积冷,流注心胸痛,并冷、冲上气,落马、坠...
九痛丸(附子丸)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 大。强人初服三丸,一日三次,酒送下,弱者二丸。 配伍 附子(炮)三两(9g),生狼牙(炙香)、巴豆(去皮心,熬,研如脂)、人参 、干姜、吴茱萸各一两(3g)。 功用 温阳散寒 ,杀虫止痛。治九种心痛,兼治卒中恶,腹胀痛,口不能言;又治连年积冷,流注心胸痛,并冷冲...
熬,研如脂)人参干姜吴茱萸各14克 【用法】上药六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体强者初服3丸,日服三次,弱者服2丸,用酒或温开水送下。 【主治】感受秽恶不正之气,腹部胀痛,日不能言;或多年积冷,寒气攻冲。心腹疼痛。提醒您:九痛丸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