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九”,是阳中之阳,九月九,两个“九”相遇,按《易经》中的六十四卦说,每卦六爻,爻分阴阳,阴爻是六,阳爻是九,九月九是两个九,所以叫重阳。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称重阳,也称重九。重九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
2024年9月9日是毛泽东主席逝世48周年。纵观毛主席一生,从1927秋收起义到1976年的逝世,“九月九日”这一天对其来说总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1.死里逃生,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这个穿长袍、留长发、身子也显得特别颀长的书生,正率领三个团的兵力围扑...
除了比较流行的风俗之外,各地过重阳节的风俗有所不同。比如河北香河县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山东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忌回娘家过节,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陕北过重阳在晚上,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江苏...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
“诗佛”王维淡泊名利,最割舍不掉的就是亲情。除《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外,他一生写过大量的亲情诗,可谓“别此最为难,泪尽有余忆”。比如他在《山中示弟》写道:“山林吾丧我,冠带尔成人。莫学嵇康懒,且安原宪贫。”尽管他自己半官半隐,不在意名利之事,但要求弟弟不要像嵇康那样懒于上进。王维共有...
《九月九日》是唐代的一首诗歌,作者为李治。文皇第九子,始封晋王。贞观十七年,立为皇太子,在位三十四年,諡曰天皇大帝。集八十六卷,今失传,存诗八首,此为其一。作品原文 端居临玉扆,初律启金商。凤阙澄秋色,龙闱引夕凉。 野净山气敛,林疏风露长。砌兰亏半影,岩桂发全香。 满盖荷凋翠,圆花...
《西京杂记》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二、重阳节的民俗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重阳节的习俗吧!1、重阳登高 “乾坤开胜概,我辈合登高”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源于古人对山岳的敬畏和崇拜。《礼记·祭法》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至晚从东汉开始...
答:九月九日称作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汉族传统节日。 考查知识点: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拓展与延伸: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
小提示:李治《九月九日》的翻译及注释内容 朗读 打赏 完善 挥鞭九日端居秋色九月半影星光分行九月九猿啼 李治 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