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虽是寒冷冬季的开始,但也意味着春天不远了,正所谓“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所以到了明清时期又出现了不同种类的“九九消寒图”。最雅致的莫过于梅花“画九”了。从冬至这天起,画一枝素梅,枝上画梅花九朵,每朵梅花九个花瓣,共八十一瓣,每瓣代表一天。染完九瓣,就过了一个“九”,九朵梅花...
中国记载数九文字最早的书,是公元550年梁朝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书中有“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之句。九九消寒图便是从九九歌演变而来,这是是一种中国岁时习俗,也是古时人们为捱过寒冷冬季而流行的记日游戏。数九的开始时间是冬至,每隔九天为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共计八十一天,春暖花开...
(上图仅画满四个圆形区域,还有五个“九”没有绘制。)最后,再来看一张设计比较复杂的《九九消寒图》,如上图。据说,这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所用的九九消寒图。该图采用“九宫格”结构,每格内有九个小圆圈,同样排列成九宫格结构,一共为81个圆圈;入九后每天以阴阳鱼图案来画一个圆圈,以记录冬季“九九”...
九九消寒图 从冬至那天起就算进“九”了,冬至中国民间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消寒图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日历”,人们寄望于它,来预卜来年丰欠,是一种很有传统特色的、好看的日历。它一共有九九八十一个单位,所以才叫做“九九消寒图”。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
一幅梅花,从冬至开始描绘,每天一笔,九九八十一天画完,已然冬尽春来,生活的美感跃然纸上。 九九消寒图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日历,有画圈消寒图、文字消寒图和梅花消寒图等多种。 数九的习俗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总结,也体现了他们对寒冬的应对策略和文...
古人如何数九 “九九消寒图”了解一下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数九”习俗,从冬至起,每九天算一“九”,今天正是“三九”第一天。人们还用填图、写字等方式,填充数九时期的日历,这就是“九九消寒图”。戳图,看古人如何“数九”↓↓愿你温暖过冬,共盼春回大地!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
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消寒图的形式很多,下面是传统的几种经典设计。画铜钱 最简单的一种:画纵横九栏格子,每格中间再画一个圆,称作画铜钱,共有八十一钱,每天涂一钱,涂法是“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中国民间歌谣谓:“上阴下...
九九消寒图是古代冬天常见的消遣游戏,画法有很多种,下面介绍几种有趣的画法:🎨 简单版:在纸上画一个九宫格(每个格子大小相同),每个格子里画九个圆圈或者铜钱,一共八十一个。每天涂一个圆圈,九九八十一天后,九宫格就填满了。📜 文艺范:在纸上画一个九宫格,每个格子里写一个九笔画的字,九个字连成一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