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简称乙脑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体。呈球状,核酸为单链RNA,外层具包膜,包膜表面有血凝素。低温条件下,能自下而上较长时间,在动物、鸡胚及组织培养细胞中均能增殖。幼猪是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染源和中间宿主,蚊子是乙脑病毒的传播媒介。当人受到病毒的蚊子叮咬后,乙脑病毒进入人体,在血管...
流行性乙型脑炎治疗 (一)西医治疗 乙脑的治疗没有特殊方法,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目前γ球蛋白,干扰素或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治疗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治疗和适当的护理相结合认真把好三关(高热、惊厥、呼吸衰竭)并及时抢救,可使病死率下降。乙脑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应严密观察病情发展,及时进行处理,尤其要...
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尤其是三带喙库蚊等蚊子是主要的传播媒介。乙型脑炎病毒进入人体后,会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大脑炎症,严重时可引发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甚至造成死亡。 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多样,从无症状感染到严重的脑炎症状都有可能。典型的病例...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又称为日本脑炎,是一种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由蚊子传播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大多数人被病毒感染后,都没有明显的症状,或是仅有发热等表现。只有不到 1% 的人感染后可出现明显的脑实质炎症性疾病。当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肢体麻木、瘫痪等)时,通常意味着病情非常严重,病死率高,能...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又称日本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本病经蚊传播,人和许多动物(如猪、牛、马、羊等)都可成为本病的传染源。常流行于夏秋季,主要分布于亚洲。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
日本乙型脑炎(JAPANESE B ENCEPHALITIS)是由乙脑病毒感染引起的,该病原体于1934 年在日本最早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1939 年我国也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于1952年统一命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简称乙脑,俗称大脑炎,列为法定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
乙型脑炎一般指流行性乙型脑炎,是因为感染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此疾病具有传染性,可通过蚊虫进行传播,...
1、 什么是乙型脑炎 乙型脑炎是一种由乙脑病毒导致的疾病,主要以蚊虫叮咬为传播方式,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危害,每年的7~9月是高发期,我国每年大约有6.8万的乙脑患者,而且发病几率高达20%~30%,还有30%的幸存者,会留下比较严重的神经系统方面的后遗症,而且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针对这种疾病的特效药。2、...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病原体于1934年在日本发现,1939年我国科学家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