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城厢里有一条名为乔家路的小径,这条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乔家路的名字与明代抗倭将领乔镗的儿子有关。乔镗原籍川沙,他的儿子乔木从小跟随父亲参加抗倭斗争,后来考取了进士,出任吉安太守。从乔木这一代起,乔姓家族从川沙迁徙到城内,在乔家路与凝和路的转角处修建了“修仁堂”宅院。乔镗的孙子乔拱...
乔一琦旧居遗址门口的花岗岩旗杆石 那么乔家浜又何时变成了乔家路呢?有关乔家浜筑路情况的史料极少,但依旧可以考证一些背景。根据1913年出版的《上海市公报》中记载:“一件提议填筑乔家浜案,请董事会规书如当地能筹欵至该路填筑费三分之二以上者交...
乔家路,这条位于上海老城厢的老马路,东起中华路,西至凝和路,全长539米。1906年,这条路因填平乔家浜而得名。乔家路的77号,也就是宜稼堂遗址和郁松年故居,是清代沙船商郁泰峰(1799-1865年)的住宅。这座建于1825年的建筑,现存建筑面积1619平方米,占地2.87亩。宜稼堂的建筑风格非常独特,主宅是五开间四进楼房,每...
《南市区地名志》记载:“清朝时,今乔家路原是一条河浜,该浜东引薛家浜水进小南门(朝阳门)水关,西达也是园浜(今凝和路)。据载,明末名将乔一琦(上海乡人)世代居此,浜因乔家住宅得名。辛亥革命后,填乔家浜筑路,路以浜名命名。” 徐光启与“九间楼” 乔家路234-244号,保存着一座古老建筑,它就是明代著名科学...
乔家路是位于上海黄浦区河南南路和小南门之间,东西走向的一条老街。 本来不知道这条老街,12月中旬周日下午这次行程,目的是去观赏上海编号43号的古银杏。 这株古银杏位于乔家路和永泰路交叉口。 由于不熟悉这个地方,怕开车去后停车不方便,于是就乘929路公交车到河南南路蓬莱路站下,再沿乔家路走过去,如下图所示:...
从这时起,乔家就从川沙迁到了城里,在乔家路和凝和路转角处建了一座叫“修仁堂”的宅院。乔镗的孙子乔拱壁在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也考取了进士,到了乔镗的曾孙乔炜这一代,乔家在上海城里的地位日渐显赫,于是这条路就被称为乔家路。乔家路附近有许多历史遗迹和名人故居。比如,清代公共租界会审公廨谳员关炯之...
明清至民国初年,乔家路是老上海政治、经济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区域;周围有许多寺庙、善堂、衙门、商号、宅院、钟楼等,每天热闹非凡。它与上海道台衙门所在的巡道街垂直相交,位置好比今天的人民广场,在过去就是妥妥的城市CBD。乔家路不长,也就500多米,却是一条聚集着明清、民国时代特色民居的马路。明清古民居群的...
📍 地址:乔家路133弄 🏠 建筑名称:勤慎坊 📖 建筑故事:由近现代教育家、同济大学第四任校长沈恩孚题写的“勤慎坊”三字,寓意勤奋与谨慎。📍 地址:乔家路143号 🏠 建筑名称:最乐堂 📖 建筑故事:乔一琦的旧居,乔一琦是乔氏一族的后代,33岁得中武举,家中还保留着“连升三级”的旗杆石。📍...
说起上海的老城区,乔家路就是其中之一。《南市区地名志》中说,乔家路原来为一条小溪,相传为明代后期著名将领乔一琦居住的地方;辛亥革命后,为修筑道路的乔家浜,道路以浜名而得名。从明清到民国初期,乔家路是上海政治、经济、文化最典型的地区;附近有许多寺庙,善堂,衙门,商号,宅院,钟楼,日日繁华。这条...
乔家路 倪祖敏 上海老城厢里有条乔家路,乔家路上有座徐光启故居。路龄长达400余年的乔家路却一直鲜为人知,几乎被历史尘埃所湮没,只是在近几年里,由于徐光启故居受到大众传媒关注后才渐为人所知晓。 乔家路 乔家路与明代著名的抗倭将领乔镗的儿子有关。乔镗原系川沙人,其子乔木从小跟随父亲参加抗倭斗争,隆庆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