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匠要做陶器的时候,要把泥土拿来揉和,揉成泥团去造器。可是不管你怎么做,如果那个器没有装东西的空间的话,那个器就没有用了。一个实心的东西,装不了任何东西,所以当其无,就是因为它有那个看起来很空虚的那个空间,有器之用,才产生了可以装载东西的器物,这种功用。三、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庄子《人间世》: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文/月月 正心正举特约作者 庄子在《人间世》中这样说道:“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山中的林木因为不是良木,反而能够保全,长成参天大树。可见无用之用,有时反而能成大用。庄子惯用寓言、比喻...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无用之美是为大美。”真正的“美”是情感的,而不是知识的。它可以让人体会到一种精神上的高远与超脱,可以慰藉脆弱易伤的心灵,可以舒缓疲惫紧张的神经,这种来自心灵上的净化和力量,在潜移默化中能让人获得更多的满足与幸福感。 你愿意多花一些时间在“无用”的事情上面消磨时光吗? 晓读...
最后,请问:无用之用,是有用,还是无用?我想答案已经在您的心中。老子的智慧是做大事的智慧,是所有高阶领导阶层必修的智慧,更是一切有理想的人应该学习的领导者的智慧。深入道德经,也将使您能够清楚了解自己在职场上的处境,以及应该的处事原则及做事方法。若能习得这些思想,老子就能帮助任何一位领导者,关照...
樗是大而无用之材,无用师用来自比,其实只是自谦并无贬义,道家认为无用方为大用。道家人追求自由、洒脱,他们不愿被俗事缠身,为五斗米折腰,在世人眼中,他们就是无用之材。郑樗,字无用,号散材,他的字与号都是由樗这个字衍化而来,算是一脉相承;。除了樗字,《逍遥游》还有许多其他的典故,比如在...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意思是,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发展,是道的运动;柔弱,是道的作用。举凡自然、社会、人生,各种事物现象,无不向相反的方向运行。既如此,柔弱往往会走向雄强,生命渐渐会走向死亡。老子看到事物相互依存、彼消此长的状况。“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庄子针对当时世俗社会的所谓的“有用”的价值观,提出了“无用之用”的思想,指出世俗社会只知道“有用之用”,而不知道“无用之用”。 庄子的“无用之用”思想不是一味的消极避世,而是具有很大的积极的现实意义,即“无用之用”思想的提出。 一是对人类个体生命的尊重与爱惜,二是对个人的价值和独特性的发现与...
重点说一下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字面上的意思,我先解释一下 反者道之动:道的法则,就是事物的两种属性之间,总是相互向着对立面运行,在临界点返回,如此反复循环。 弱者道之用:道在柔弱的状态下发挥作用 反者道之动,此句结构,是“道之动者反”。意即——道的运行规律,就是这个反字 这里的反,包含三个...
一、“有用之用” 人从实用功利的立场观物,物于人而言,有“有用”与“无用”之别。 所谓“用”,是指一物能够满足人的某种具体需要的用途,亦即某物的具体功用和实际价值,或曰使用价值。有用之物必有其用,因为有用方被称作有用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