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亮节、拜月节、月娘节、团圆节、仲秋节、月夕等,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节日,时间为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得此名,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13] [16] [96] 中秋节源自先民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
“三月三”源远流长,其历史可追溯至上巳节,也被称为“修禊日”,是我国古代一个盛大的节日。“上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的文献中。自魏晋以后,上巳节作为节日被确定下来,主要有祓(fú)禊(xì)、曲水流觞等习俗。“祓禊”即在水边举行祭礼,古人认为...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祭祖节等。清明最开始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代表阳春三月,气清景明,万物皆显 ,后与寒食节的祭祀习俗相融合,又因为上巳节的娱乐化,上巳节的踏青等习俗也融入了清明节。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
3月7日是女生节,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一般定义在3月7日这一天,三八妇女节前一天。英语名Girl's Day,在这一天,会有很多的男生向自己喜欢的女生表白,所以又得名“男生表白日”,是校园文化节日的一种。女生们在一次次的女生节中认识自己,鼓励自己,同样欣赏自己,在成长中保留属于女生的那份纯真与活力!
国际儿童节(又称儿童节,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定于每年的6月1日。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
中元节,中国传统节日,别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盂兰盆节、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中元节”是道教的叫法,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节期与古老文化中的阴阳消...
★中元节是什么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也称“盂兰盆节”,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为十三或十四)。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
三月三,又称为“上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庆祝时间在农历三月初三。这一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多种地方传统习俗。三月三的由来:三月三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最早的记载可追溯至《诗经》中的《大雅·荡》篇:“三月三,今之日。” 这句话表明了三月三作为一个节庆在古代已经存在。
中元节是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农历七月十四/十五。该名最初为道教所称,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俗称鬼节,又称亡人节、七月半。中元节带有祭祖和感恩的双重功能,孝文化是其精神内核,也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中特殊的存在,是中国人对逝去父母以及亲人表达孝敬、思念的重要节日。中元节作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