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这首诗的创作主题是“登高悲秋”,这事实上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传统母题。它最早的出现,可以直接溯源到屈原、宋玉。在旧有的“登高悲秋”诗...
“慧黠而过,乃是真痴”:人生的路,不存在捷径 “慧黠而过,乃是真痴”,这句话出自于《聊斋志异》,言简意赅,就是说太喜欢耍小聪明,其实才是真的痴愚之人。读书时,总有些天分不错的人,平时不怎么看书,也考出了不错的分数。但单纯靠天赋,终归长久不了,小学、初中、高中,要是一直保持着三天打鱼...
后世儒家的价值观念逐渐从“焉用稼”转变到对“亦耕亦读”的追求,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耕读观念适应社会发展而不断变迁与拓展。“耕”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生产劳动,且可以扩展为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也不仅仅是传统四书五经的学习,而是指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到了汉代,...
意思不同1、乃是是却是的意思。2、是是就是的意思。3、他们俩者意思表意不同。乃,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象形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乃”字在上古主要写第二人称代词或副词,又由副词“乃”虚化为连词、语气词等。
乃是 nǎishì 是,就是 人民群众乃是真正的英雄 可见,“乃”和“是”在这里都是表示肯定的判断动词。这种两个同义词加在一起用的现象叫作“同意词连用”,意思不变,作用是使单位音节变为双音节。参考资料:http://zidian.teachercn.com/nai/Word_12007.html “乃”是人称代词,意思是“你”。
警队圆桌|“乃”有“是”的意思,那“乃是”一起用算是病句吗?(已解答) 来自: momo 2021-12-12 17:13:35 已编辑 纠结中 不算是病句,谢谢转发的姐妹啦赞 回复 转发 赞 收藏 只看楼主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 的地得警队 30967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加入小组 ...
1、三清乃是道家主神,列御寇自然不敢怠慢,入得殿来,先诚心敬意的上了香,跪拜已毕,这才站起来四处打量。2、人生有许多许多的东西令你珍重。而当你双鬓堆雪,归于宁静,你才会知道,这珍重之中的珍重,乃是真诚。在这世上,唯有老师,唯有老师呵,教你真诚。3、“自大是少年的
乃是造句句数:100条 1、东南蛮夷已然被吾家君侯天威慑服,再不敢有丝毫反复,末将此来乃是接殿下去商都城一叙的,吾家君侯正倒覆以迎。 2、第一,这么长时间内,臣之所以对夷务一言不发,关键原因乃是夷情越来越嚣张。 3、第一件,乃是一把古剑,经过鉴定确定至少已经有三千年以上,但是这把古剑依旧保存得完整无缺...
乃是 释义:是,就是;却是。详解:1、是,就是。例:人民群众乃是真正的英雄。出处:《百喻经·山羌偷官库衣喻》:山羌答言,我衣乃是祖父之物。译文:山羌回答说,我的衣服是祖父的东西。2、却是。出处: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六:树(秦树)低头急去数十步,顾其宿处,乃是冢墓。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