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规定举报人的权利主要包括举报权、要求保密权以及获得保障权。 一、举报权 举报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都有权向相关行政部门进行举报。例如,《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九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
2024年4月18日,甘肃省应急管理厅通过安全生产举报系统受理实名举报反映:2019年,白银市景泰县草窝滩乡翠柳煤矿一采区(一采矿区)偷偷开采,发生矿难,1人死亡,涉嫌瞒报。接到举报后,依法开展举报事故核查,查实是一起生产安全事故。举报人发现并举报生产安全事故,按照《甘肃省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规定,甘肃省...
前述处理的法律精神,同样可以适用于滥用投诉举报权的其他情形。实践中,两类情形都有大量滥用投诉举报权的现象,且当事人一般都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其在形式上符合利害关系的条件,如为了获得利害关系,故意多次选择权益受损,或为了获得奖励,主动大范围收集相关违法线索。按照前述判断标准,行政复议机关以及人民法院原则上...
同时,如果承诺举报有奖,就应当兑现,实现权利有利于取信于民,并激发举报人进行举报和支持调查的积极性。 对于赔偿权利人的范围,包括直接受害人、间接受害人和死者近亲属等。 直接受害人是指健康权、生命权、身体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间接受害人是抚养来源受到损害的人;死者近亲属则是保护死者人格利益的维护者。 在侵...
关于举报,《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九条第一款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举报的作用并非直接保障劳动者自身的合法权益,主要是为行政机关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提供线索或者证据,因此其规范目的在于维护公共利益,而非保障举报人自身...
(一)根据有关规定,公民举报享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权利:1、举报权。举报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民主监督权利。对于公民的举报,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2、要求回避权。举报人发现举报机构接待的工作人员有法定回避情形的,有权要求其回避。3、查询结果
“报复性举报”泛滥:该不该限制公民投诉权?,本视频由爱生活的法小神提供,0次播放,好看视频是由百度团队打造的集内涵和颜值于一身的专业短视频聚合平台
即使举报人已在网上实名举报,但官方通报中公示举报者全名的行为是否妥当?律师解读四川鼎尺律师事务所胡磊律师向“法度law”表示,根据1996年1月《中央纪委监察部关于保护检举、控告人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纪检监察机关检举、控告党组织、党员”等,“该规定同时也明确,纪检监察机关受理检举、控告和查处...
法律分析:举报是权利。举报权指的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一种具体形式,因而属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范畴。举报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这就要求我们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高度对待举报人权利保护工作,力戒举报工具主义观,实现在举报问题上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根本转变。公民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举报:1、来访。2、...
除非法律明文规定,对与当事人没有直接利害的违法行为,不享有举报权。否则,即使是与举报人完全没有利害关系的举报,举报人同样享有对举报处理结果查询权以及对处理举报行政行为的监督权。只要行政机关对举报的违法行为没有及时制止或者没有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理的,举报人就有权提起行政诉讼,寻求救济。无救济则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