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尽管阳球是通过举孝廉当上的官职,但是他信奉的是法家思想,崇尚刑杀。而举孝廉制度是以儒家崇尚的道德标准来选拔官员的,与他信奉的法家思想不相符,这也是举孝廉制度存在的一个弊端。在举孝廉制度刚刚确立的初始阶段,并不需要通过考试等程序,只要地方的长官推荐即可。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这时,以前存在的另外两种选拔官员办法,即不定期的和特殊需要的举荐,都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仅保留下“举孝廉”这一种形式。后来又演变成按照每个郡人口数量规定“举孝廉”人数,例如,人口在二十万户的郡,每个郡必须荐举出一个“孝廉”来。 这样就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官员选拔制度,它的基本流程包括四个步骤:一,接受教育...
本文将从选拔对象、选拔标准、选拔机构、任用方式、考核与监督以及制度影响等方面,对东汉举孝廉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一、选拔对象 举孝廉制度的选拔对象主要是地方官员和在乡间有德行的士人。在东汉时期,各州、郡、县的地方官员,以及在乡间有德行、有声望的士人,均可被推荐参加举孝廉考试。 二、选拔标准 举孝廉制度的...
文官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文官制度的健康与否,完善与否,跟国家能否健康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关系。我国在先秦以前,尚未建立起成体系和统一的文官制度,真正的文官制度,是从“举孝廉”开始的。举孝廉,是汉代“以孝治天下”在制度建设上的一个重大...
举孝廉制度中“孝”对后世的影响 (一)对传统孝文化的影响 对后世孝忠观念和选官标准的影响,“孝”在举孝廉制度中由家到国的延伸逻辑思想对后世的孝忠观念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 随着汉朝时期儒家文化的发展,“孝”还赋予了政治色彩,而家国同构的理念又使“孝”和“忠”联系到了一起。而“孝”文化在选官标准...
所谓举孝廉,首先的要求就是孝顺,其次则是廉洁。而且要学识渊博,最重要的是能够在地方上有些名望。如此,才会得到地方长官的推荐,入朝为官。这其中肯定可以选拔出很多出类拔萃的人才,当然既然是人为举荐,那就会有主观性。有些人可以通过贿赂的方式,进入官僚队伍。本来这种不正当的方式都是暗地里交易,直到桓灵...
孝廉是察举制常科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科目。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前134年)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不久,这种察举就通称为举孝廉,并成为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名公巨卿多出之”,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制度简介 孝廉举至中央后,按制度并不立即授以实职,而是入...
一般称孝廉公都是指那些被举过孝廉,至廉至孝的人,但该制度本身有许多不足之处,东汉末年有民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弟良将怯如鸡。” 二、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沿袭了东汉乡里评议的传统,在战乱时期人士流...
举孝廉制度 在科举制度还没有出现之前,主要是以举孝廉制度为主,来选拔人才的,所谓的举孝廉,其实就是通过他人推举,然后才能够步入仕途,但是推举之人需要是朝中要员方可,比如汉朝时期的一些丞相,就有举孝廉的资格。正是因为举孝廉制度需要在高官的配合下才能顺利运行,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很多结党营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