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示:"举善必称最,持奸当去尤。"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原文拼音版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举善必称最”出自唐代李颀的《龙门送裴侍御监五岭选》。“举善必称最”全诗《龙门送裴侍御监五岭选》唐代 李颀万里番禺地,官人继帝忧。君为柱下史,将命出东周。歇马傍川路,张灯临石楼。棱棱静疏木,濞濞响寒流。榔叶四荒外,梅花五岭头。明珠尉佗国,翠羽夜郎洲。夷俗富珍产,土风资宦游。
“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
伟人说:“一个人做点好事並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这是最难最难的”。乡贤,应突出在贤字上,一辈子做好事的人,不论贫富,就应称为乡贤。清末,我村有一老人,姓刘,名锡鳌,头脑聪敏,心性极善,口才清利。曾以其能言善辩之才,调解了许多家庭纠纷,名震四方,方圆百里有那难解之纷,皆请以调,公...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
举善必称最,持奸当去尤。 出自唐代李颀的《龙门送裴侍御监五岭选》万里番禺地,官人继帝忧。君为柱下史,将命出东周。歇马傍川路,张灯临石楼。棱棱静疏木,濞濞响寒流。榔叶四荒外,梅花五岭头。明珠尉佗国,翠羽夜郎洲。夷俗富珍产,土风资宦游。心清物不杂,弊革事无留。举善必称最...
石曼卿隐于酒,谪仙之流也,善戏谑。尝出报慈寺,驭者失控。马惊,曼卿堕地。取者惊遽,市人聚观,意其必大怒,曼卿谓驭者曰:“赖我石学士也,若瓦学士,顾不破碎乎?” 人有片①善曼卿必称之,虽有素与公异者,其人有善,未尝不称也。里人有数窘辱公者其人初参政事入朝堂惧不为容...
说善良马军 ①“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中的这句名言影响极为深远。那么何为善?《了凡四训》给了堪称经典的解释:“有益于人,是善。”英国哲学家培根亦然:“利人的品德就是善。”对此概念,中西方高度一致,存心只为他人好,一心一意利于他人就是善。 ②...
至契丹庭,契丹相杨益戒来就议,括得地讼之籍数十,预使吏士诵之,益戒有所问,则顾吏举以答。他日复问,亦如之。益戒无以应,谩曰:“数里之地不忍,而轻绝好乎?”括曰:“师直为壮,曲为老。今北朝弃先君之大信,以威用其民,非我朝之不利也。”凡六会,契丹知不可夺,遂含黄嵬...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篇)【注】①孔文举:孔融,东汉文学家。字文举,建安七子之首。②伯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道家学派创始人。③奕世:累世,世世代代。④踧踖(cù jí):不安的样子。(1)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最恰当的一项。 加点字 《古代汉语词典》常用义 选项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