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春秋战国 孔子及其弟子 著 大 中 小 zǐ子yuē曰::jūn君zǐ子bú不zhòng重zé则bù不wēi威,,xué学zé则bú不gù固;;zhǔ主zhōng忠xìn信,,wú无yǒu友bù不rú如jǐ己zhě者,,guò过zé则wù勿dàn惮gǎi...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朱子•论语集注】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重出而逸其半。 【释义】 “忠信”,信心。 【白话翻译】 孔子说:“最关键的是信心,认为没有朋友不比自己强的人,有了过错才不会忌惮改正。” 【进一步解读】 “主忠信”和“毋友不如己者...
解析 最佳答案 论语原篇如此:“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知己者.过则勿惮改.”意为::“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巩固.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不要跟不是知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译文】 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辨别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说:“以忠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义,这就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了.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厌恶起来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正如《诗》所说的:)‘即使不是嫌贫爱富,也是喜新厌旧.'”...
《论语》子罕篇25: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 悠悠万世 鱼不可脱于渊【原文】子曰:“主①忠信。毋②友不如己者③,过,则勿惮(dàn)④改。 ①主:注重;②毋:无,没有;③者:用动词、形容词和动词性词组、形容词性词组的后面,组成一个名词性结构,相当于“……的人(人、事、情况等)”;④惮:怕,害怕; 【译文...
《论语》第九篇子罕(233):修身三要:主忠信、交高人、勇改过 【原文】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翻译】【杨伯峻】孔子说:“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李泽厚】孔子说:“以忠诚信实为主,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了过失,不...
5000言638752836 评论子曰:“主忠信。毋:1、这里的“毋”应该是“无”,即1.8章中是准确的。“毋”是劝诫、建议(与本句前后矛盾了),“无”是否定——“没有”之意;2、“无友不如己”中的“无……不……”是双重否定表肯定;3、“如”:取其“顺从”之本意;4、“忠”是“行之(己)以忠”,“信”是以...
翻译下面句子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禅改。”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杨树达在《论语疏证》中认为,固,陋也。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认为“固
12.10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注释】 ▲子张:复姓颛孙、名师,字子张。 ▲崇德辨惑:提升道德,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