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理论是雅克·拉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概念,强调主体通过语言和象征秩序的介入被构建,而非先验存在。主体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涉及个体与“大他者”的关系,且主体本质上是分裂的,无法完全自我了解或达到内心的完整统一。 主体的构建过程 拉康认为,主体并非生来就有,而是通过语言和象征秩序...
简介 《主体理论》于1982年在法国首次出版,是阿兰•巴迪欧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全书从拉康精神分析学说的角度出发,探寻主体理论,将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与后...展开短评 打开App写短评 功能主义委员会2023-06-01 11:45:22 先不评内容(早期巴迪欧的积极虚无主义确实是我很感兴趣的),仅评翻译的效果。由于我事先翻...
朝鲜政府及理论界认为,主体思想“阐明了坚持自主立场和创造性立场、加强思想意识的作用,来有效地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根本原则。要在革命和建设中体现主体思想,就必须严格遵守主体思想的指导原则”。它主要包括:1、坚持自主立场;2、运用创造性方法。3、把思想作为根本抓起来。思想使用 根据金正日的主体思想,实施主体在...
内容摘要:《主体理论》是巴迪欧第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他将拉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结合,提出了出位和归位的结构辩证法,并就这种出位和归位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四种主体理论。尽管在这个时期的巴迪欧并没有达到后来《存在与事件》中的事件哲学的高度,但在这里已经萌芽了后来被...
《主体理论》于1982年在法国首次出版,是阿兰•巴迪欧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全书从拉康精神分析学说的角度出发,探寻主体理论,将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纳入理论阐发,展现了精神分析学说与哲学间的有机联系。作者精彩的文学分析,赋予理论建设以艺术美感与现实深度。 作者简介 ··· 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1],加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主题、体系框架、内在逻辑、概念范畴的研究,是准确把握党的民族工作方向、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民族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有利于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
理论背景 主体间性是有别于传统主客体关系的“主体——主体”交互关系,而追溯主体间性概念的来源,则是在近代主体主义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可以说没有对主体性哲学的反思和超越,主体间性哲学就无从谈起。主体主义哲学的确立,是从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所开创的认识论转向开始的,笛卡尔这一命题的提出,开创了...
主体理论实体理论主要内容包括: (1)子公司的资产及负债无论多数股权,少数股权均以公允价值合并,其中子公司的总价值是以多数股权支付的价格估算而来; (2)商誉计列母公司部分和估算属于少数股东的部分; (3)合并净利润属于合并主体的所有者权益拥有者; (4)少数股权是合并权益的一部分,少数股东损益是合并净利润总额分...
时间是哲学的基础性概念,对时间的体悟造就了哲学家的思想深度,海德格尔如此,拉康亦然。要想较为透彻地理解拉康的主体理论,就不能在无意识、语言、能指链条、欲望等精神分析术语面前止步不前,而要追随拉康的体悟,深入理解这些概念背后的支配力量——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