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的陕西临潼县,城外小溪潺潺,男人放羊,女人洗衣 陕西临潼县(今西安临潼区),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别名:石榴城。位于位于关中平原之东,是十三朝古都西安的东大门。本组图片出自美国摄影记者马克•考夫曼(Mark Kauffman)的《中国摄影集》。他于1947年来到临潼,拍摄了大量照片,生动记录了当时临潼的社会百态和...
《陕西省临潼县地名志》是临潼县人民政府编纂的地方志。内容简介 全书共收录了2200余条地名,包括行政区划单位和居民点名称2040条;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名称113条,名胜古迹和其它人工建筑物名称的27条;自然地理名称20条。作品目录 封面 陕西省临潼县地名志 陕西省临潼县地名志编纂办公室 版权页 图片 临潼县城鸟瞰图 秦...
老照片:1947年陕西临潼县(今西安临潼区)1947年,从高处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临潼城的全貌,四周的城墙非常完整 这是法国人谢阁兰在1914年2月24日所拍摄的临潼城墙。在巍峨壮观的骊山衬托之下, 小城临潼古意盎然 从城墙之上向东眺望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地带,一条笔直的大路直通城墙脚下。仔细看近处的城垛,有些是刚刚...
📜 民国初年的临潼县南门,是探索临潼县城独特布局的起点。这座古城坐落在骊山北麓,其地理位置赋予了它与众不同的风貌。南大门,如今被历史所掩藏,隐藏在华清宫广场的考古保护玻璃罩之下,那里是正门的所在。🏞️ 根据古老的风水学说,南门的设计巧妙地避免了“出门见山”的禁忌。因此,南门建造了瓮城,这不仅是一...
临潼县华清中学是陕西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之一,也是陕西对外开放的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她坐落在骊山脚下,华清池旁。创建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校址先在城内,即今县法院所在地,后因其窄狭,勘定新址,重新修建,民国三十一年(1942)迁入县城东门外之东秀岭下,即现今校址。该校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春,即...
元世祖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降栎阳县为镇,归属临潼县。明清之时,临潼归西安府治辖。民国时属咸阳行政督察区。 1949年临潼解放,为渭南地区管辖。1956年改为省辖。1958年划归西安市。1961年复归渭南地区。1983年10月划归西安市管辖。1997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57号):撤销临潼县,设立西安市临潼区,区...
临潼县的基层行政区划历经多次变迁,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几次调整。1984年,该区域划分为骊山、马额、新丰、代王、雨金、斜口、栎阳、相桥等8个镇,以及行者、西泉、韩峪、仁宗、铁炉、纸李、小金、穆寨、东岳、零口、何寨、土桥、交口、北田、任留、新市、康桥、关山、油槐、田市、振兴、徐杨、北屯、...
临潼县,这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悠久历史的地方,孕育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土特产和美食,近年来在不断的开发和创新中愈发闪耀。其中,石榴、柿子、相枣被誉为"临潼三宝",石榴以其汁多味美、个大色鲜而闻名遐迩,尤其在旅游业的推动下,更是闻名国内外。每年,临潼的石榴被外贸部门大量收购,远销香港...
1972年,西安半坡博物馆和临潼县文化馆在临潼县城北约1公里的临河岸边,发现这处遗址,因紧邻姜寨村,所以得名“姜寨遗址。这里埋藏着一座距今约6000年的母系氏族部落遗址,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为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三大部分。 从1972年至1979年底,经十多次考古发掘,发现一大批不同时期的重要遗迹,以仰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