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念佛,则随善恶业力,复受生于善恶道中。若当临命终时,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以此志诚念佛之心,必定感佛大发慈悲,亲垂接引,令得往生。当知佛大慈悲,即十恶五逆之极重罪人,临终地狱之相已现,若有善知识教以念佛,或念十声,或止一声,亦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千万不可怀疑,怀疑即是自误,其祸非小。...
如果在临命终时,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以这种志诚念佛的心,必定感佛大发慈悲,亲垂接引,让我往生。 莫怀疑我是业力凡夫,怎么可能以短时间念佛,便可出离生死,往生西方。应当知道佛大慈大悲,即使是十恶五逆的极重罪人,临终时地狱出现了,若有善知识教他念佛,或念十声,或只一声,也能蒙佛接引,往生西方。这种人...
”看到大家都露出疑惑的表情,倓虚法师继续解释道:“在《阿弥陀经》中,佛陀说过:’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如果不信愿念佛,求生净土,就会随善恶业的力量,投生六道。善道即人道、天道和修罗道;恶道即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 所以我们临命终时要恳切、至诚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这是众生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的能感之机、能感之心。全生命地念佛,那是“全心即佛,全佛即心”,必定能感得阿弥陀佛的大慈悲心。由此大慈...
所属专辑:饬(chì)终须知|临终关怀|助念百问|善终指导 声音简介 临终千钧一发之际,要帮助病人心无二念 不要把念佛往生看得那么容易,感应不上,也是往生不了的。怎么感应?就是深信切愿,一心念佛,才能感通得上。如果是泛泛悠悠的,临命终时还是那些世间的念头起主宰。或者就像前面说的,生了病,到处求医问药,贪生...
如果他的病还没有到达临命终的那个关键时刻,家中眷属可以分班来念佛。那印祖在这里都谋划得很细。分三班,每一班限定几个人,那就看家中成员多少。那这个三班,第一班出声念,第二、第三班就默念。念一个钟点,那就第二班接着念,头班和第三班就默念。如果有事情,或者内急等等,就是在自己默念的时候去办理。
【须知自己一念真性,本无有死。所言死者,乃舍此身而又受别种之身耳。若不念佛,则随善恶业力,复受生于善恶道中。若当临命终时,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以此志诚念佛之心,必定感佛大发慈悲,亲垂接引,令得往生。】 又对他说:“某某,你要知道自己一念心的本性是不会死的。所以,死不是自己完全消失了!死只是这个...
接下来是第三个阶段——“闷绝心”。当昏昧心逐渐消逝,人们会进入一种深度的昏迷状态。此时,我们的粗重心识——第六识,完全停止活动,与外界隔绝。尽管如此,我们并未真正死亡,因为微细的心识——第八识依然存在。闷绝的时间长短不一,但在此之后,人们将面临真正的死亡时刻。那么,什么是临命终呢?它指的是...
具备这些功德,用来修净土法门,必然名誉美好,福报增加,寿命延长。临命终时,承佛力接引,往生净土。必须明白,一切事有因必定有果,你自己如果种下孝敬慈爱的因,自然获得孝敬慈爱的果。为别人即是为自己,害别人甚过害自己。我们应当尽自己应尽的责任,以求得到佛菩萨和龙天的监察。
《临终三要》是印光大师的重要开示,包含了三个要点:首先是善巧开导安慰,令临终者生起正信;其次是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最后是切忌搬动哭泣,以防误事。在面对临命终者时,首先需要开导安慰。对于修行人来说,经常保持正念,临终时也能保持正念,因此开导对他们的影响不大。但对于凡夫,特别是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