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使用禁忌可出现痛痒、皮疹、头昏头痛、皮肤发红、腹痛、畏寒发热、过敏性紫瘢、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副反应,使用时应予注意。 12、配伍药方①治风湿痹痛:青风藤、红藤各15克。水煎,加酒适量冲服;或青风藤30~60克,上肢痛加桂枝3克,下肢痛加牛膝6克。全身痛三味同...
青风藤的效果 功效 本 品为防己科植物青藤及毛青藤的干燥藤茎。治风湿痹痛,鹤膝风,水肿,脚气。 经脉 归肝经、脾经。 主治 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治风湿痹痛,鹤膝风,水肿,脚气。 ①《本草图经》:治风。 ②《纲目》:治风湿流注,历节鹤膝,麻痹瘙痒,损伤疮肿,入酒药中用。 ③《浙江天目山药植志》:行水...
青风藤行水利尿,泻下焦血分湿热。治风水肿,脚气,风湿关节疼痛,口眼歪斜,痈肿恶疮。《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青风藤的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略泡,润透,切厚片,干燥。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抗风湿酒 南藤250克,青风藤150克,当归40克,防己40克,川乌头60克,桂枝60克,川牛膝60克,海风藤60克,秦...
药名:青风藤(qing feng teng) 别名:吹风散、黑防己 出处:《本草纲目》 分类:祛风湿药 产地:湖北、江苏及浙江等地 性味:性平,味苦、辛 归经:归肝、脾经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 主治:风湿痹痛,关节肿胀,麻痹瘙痒 性状鉴别 本品为类圆形或长圆形厚片。外表皮绿褐色...
【配伍药方】①治风湿痹痛:青风藤、红藤各15克。水煎,加酒适量冲服;或青风藤30~60克,上肢痛加桂枝3克,下肢痛加牛膝6克。全身痛三味同用,水煎,加黄酒适量,晚饭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②治关节疼痛:青藤15克,红藤15克。水煎服,每日1次。酒为引。(《陕西中草药》)...
青风藤又名青藤、寻风藤,为防己科植物青藤、华防己或清风藤科植物清风藤等的藤茎。每年夏、秋采割藤茎,晒干即可入药。具有通络、止痛、祛风湿之功效,主治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大、肢体疼痛、麻木等症。 青风藤为一具有较高临床药用价值的传统中药,随着风湿和类风湿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该植物药逐渐受到国内...
青风藤为临床常用中药,青藤碱为其主要活性成分。现代研究表明,青风藤具有抗炎镇痛、免疫抑制、抗肿瘤等药理作用。1.抗炎镇痛作用 青藤碱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关节炎指数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及滑膜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的均有影响,能改善CIA小鼠关节肿胀,...
1、成份:青风藤的茎和根含青藤碱、双青藤碱、木兰花碱、尖防己碱、四氢表小檗碱、异青藤碱、土杜拉宁、清风藤碱、dl-丁香树脂酚、十六烷酸甲酯、N-去甲基尖防已碱、白兰花碱、光千金藤碱。又含β-谷甾醇、豆甾醇。2、作用:本品有镇痛、抗炎、调节免疫、抑制胃肠收缩、促组胺释放、抑制中枢神经以及抗心律...
中药材:青风藤 拼音Qīnɡ Fēnɡ Ténɡ 别名清风藤(《本草图经》),青藤、寻风藤(《纲目》)。 出处《中药志》 来源为防己科植物青藤、华防己或清风藤科植物清风藤等的藤茎。青藤及华防己夏、秋采割藤茎,晒干,或润透切段,晒干。清风藤秋冬采老藤,切段,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