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风热感冒:野菊花、积雪草各15g,地胆草9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2、治肝风头眩:(野菊)全草15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或熬膏涂。采集加工 夏、秋间采收,鲜用或晒干。形态特性 1、野菊又名:苦...
免费查询更多中药材野菊花最新价格详细参数、实时报价、行情走势、优质商品批发/供应信息等,您还可以发布询价信息。
【中药名】野菊花 【别名】野菊、野黄菊、苦薏。 【类别】清热泻火药。 【药用部位】为以叶、全草入药。 【产地分布】生长于山坡草地、灌丛、河边水湿地、滨海盐渍地、田边及路旁。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等地。 【性味归经】微寒,苦、辛。归心、肝经。
野菊花为菊科植物野菊、北野菊或岩香菊的头状花序,外形与菊花相似,野生于山坡草地、田边路旁。秋、冬二季花初开放时采摘,烘干,晒干,或蒸后晒干。以色黄无梗、完整、气香、花未全开者为佳。野菊花可广泛用于治疗疔疮痈肿、咽喉肿痛、风火赤眼、头痛眩晕等病证。同时又有很好...
中药野菊花的作用 野菊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降血压、改善睡眠、抗氧化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发热、喉咙肿痛、痈肿疮毒、高血压、失眠等症状。但孕妇、过敏体质者、寒性体质者应慎用,且野菊花性凉,不宜过量饮用。在使用时,可将其泡茶饮用、煮汤或外用。在购买时,应选择外形完整、气味清香、无...
野菊花,这一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的干燥头状花序,自古便是中医药宝库中的一员。在秋、冬两季花初开放时采摘,经过晒干或蒸后晒干,便成了我们常用的中药材。其性状呈类球形,直径约为0.3~1cm,颜色为棕黄色。总苞由4~5层苞片组成,外层苞片或卵形或条形,外表面中部灰绿色或浅棕色,通常覆盖...
野菊花的作用:野菊花药效在众菊花中是最为突出的,它不仅可以入中药,它的叶子和花瓣可以作为食用用于人们饮食中如煲汤、炒菜等,野菊花还可以作为茶叶具有清热静心明目的作用,另外野菊花的花瓣可以作为凝神静气可以作为枕头里的填塞物,是一种当下很流行很养生的健康枕。1.疔疮:野菊花和黄糖捣烂贴患处。如生于发...
⑥《山西中药志》:"疏风热,清头目,降火解毒。治诸风眩晕,头痛,目赤,肿毒。" ⑦《江西草药》:"治白喉,口疮,小儿高热抽搐等症。" ⑧《上海常用中草药》:"治高血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煎水漱口或淋洗。 复方①治疔疮:野菊花和黄糖捣烂贴患处。如生于发际,加梅片...
野菊花,中药名。别名:野黄菊花、苦薏 、山菊花、甘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菊花头状花序的外形与菊花相似,野生于山坡草地、田边、路旁等野生地带。以色黄无梗、完整、苦辛、花未全开者为佳。野菊花性微寒,具疏散风热、消肿解毒。能治疗疔疮痈肿、咽喉肿痛、风火赤眼、头痛眩晕等病证。入药部位 菊科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