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人有谓产后忌用白芍(因产后宜温,而白芍味苦酸而微寒),但实际上,只要对证,白芍仍可用。例如产后积热,用张完素之芍药汤(白芍、茯苓、黄芩),产后肝火热盛用加味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加当归、白芍、栀子、龙胆草); 2、当归、白芍配伍后,能加强补血养阴,在补气方剂中,如欲兼顾补血...
浙江产者,商品称为杭白芍,品质最佳;安徽产者称为亳白芍,产量最大;四川产者名川白芍,又名中江芍,产昆亦大。 芍药名称,初载《本经》,从陶弘景开始,分为白芍药、赤芍药两种。目前药材,白芍药多为栽培种,赤芍药则多为野生种,但在个别地区,如陕西所产的宝鸡白芍,亦系野生种而作为白芍...
【配伍药方】①治妇人妊娠腹中疼痛:当归90克,白芍480克,茯苓120克,白术120克,泽泻240克,川芎240克。上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 ②治产后血气攻心腹痛:白芍60克,桂(去粗皮)、甘草(炙、锉)各30克。上三味,粗捣筛。每服9克,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对于腹痛,尤其是因血虚、阴虚或虚寒引起的腹痛,白芍可通过滋养阴血、调和气血来缓解疼痛,如在小建中汤中,白芍与桂枝、饴糖等配伍,用于治疗中焦虚寒、肝脾不和所致的腹中拘急疼痛,效果显著。对于四肢挛急疼痛,如腓肠肌痉挛等,白芍能舒缓筋脉,与甘草配伍组成的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可有效缓解肌肉痉挛引起的疼痛。
白芍在《伤寒论》中,共涉及37个方剂。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1.养营气。营气这个概念,就是在卫气里面,“行于脉内”的那个东西,出来的表现就是汗。养营气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 白蒺藜打开知乎App 在「我的页」右上角打开扫一扫 其他扫码方式:微信 下载知乎App 开通机构号 无障碍模式 验证码登录 密...
中药白芍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主治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等。 1.养血调经 白芍可用于血虚所致的面色苍白、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等,通过养血作用来改善身体状况。对于女性月经不调,如月经量少、经期推后等,有一定的调理作用,能帮助恢复正...
1、中药白芍既能养血柔肝,又可平抑肝阳,用于肝阳不足,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耳鸣或烦躁易怒,与牛膝、代赭石等同用,如建瓴汤。 2、中药白芍有敛阴止汗之效。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自汗而恶风,可与桂枝、生姜等同用,如桂枝汤;用于阴虚阳浮所致的盗汗,与牡蛎、龙骨同用,以增强敛阴止汗之功。
每天学点中药-白芍 白芍是一味很常见的中药,使用率非常高,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味药。白芍 性味归经:苦、酸、甘,微寒。归肝、脾经。功效: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应用:1.用于血虚或阴虚有热的月经不调,崩漏等证。有养血调经之效。2.用于肝阴不足,肝气不舒或肝阳偏亢的头痛、眩晕、胁肋...
白芍性凉,味苦酸,微寒,具有补血养血、平抑肝阳、柔肝止痛、敛阴止汗等功效,适用于阴虚发热、月经不...
详解中草药“白芍” 一,【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记载,白芍,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苦、酸,平、微寒,有小毒。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