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又称田七、田三七、开化三七、山漆、田漆、金不换、血参、三七参、三七人参、人参三七等。关于三七名称的由来,一直有不同的观点。张四(1575年)认为:“三七草,其本出广西,七叶三枝,故此为名”。《本草纲目》则称:“彼人言其叶左三右四,故名三七,盖恐不然。或云本名山漆,谓其能合金疮,如漆粘...
田七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Panax pseudoginseng Wall. var. notoginseng (Burk.) Hoo et Tseng [P. sanchi Hoo]的块根。 【采收和储藏】 一般种植4年收获,8-9月收获的称春七,质量好,产量高,11月收获的称冬七,质量差,产是低。挖起的块根,洗净泥土,按大小放置,日晒或火烘(36-38℃)2...
田七是中药吗 田七,又名天麻,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它是马兜铃科植物天麻的根茎,一般生长于喜阴湿润的山地林下,是一种具有林下植物特性的植物,因此比较珍贵。 在中医药领域中,田七被认为具有清热祛湿、活血化瘀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痛、中风偏瘫、头痛眩晕、月经不调等症状。由于其功效显著,田七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中药田七的功效与作用有活血化瘀、止血消肿等。 1.活血化瘀 田七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功效。它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障碍,减少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这一作用在治疗因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疾病,如痛经、跌打损伤和瘀血性疾病等方面尤为有效。 2.止血消肿 ...
主产于云南文山州各县,文山县、砚山县、马关、西畴、广南、麻栗坡、富宁、邱北等,称为“文山七”另广西田阳、靖西、田东、德保等地也有种植,习称“田七”,为著名的道地药材。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根和根茎。炮制方法 1、三七: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2、三七粉:取三七,洗净,干燥,碾细粉。3、熟...
中药田七的功效与作用 田七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增强免疫、改善血液循环和促进伤口愈合等功效和作用。 1. 活血化瘀 田七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对于因血瘀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有缓解作用。 2. 消肿止痛 田七中含有的活性成分有助于减轻炎症和肿胀,对于跌打损伤等原因引起的疼痛有缓解效果。
中药田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等功效。 1.散瘀止血 田七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对于各种出血症状有一定的止血作用,同时能消散体内的瘀血。无论是外伤性出血还是内部的出血,如咯血、便血等,田七都可以发挥其独特的疗效。 2.消肿定痛 对于跌打损伤所导致的肿痛,田七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肿胀,帮助受伤部位的恢复。其能改善局部...
三七为常用中药。始载《本草纲目》。 别名:田七、田三七(因原产广西田阳)、金不换(因其珍贵)、旱三七(因与菊科水三七相区别)、人参三七(因与人参同科)。 来源: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均为栽培。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状茎(芦头)短,具有老茎残留痕...
田七,学名为三七,也叫“金不换”,是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主产于云南、广西等地,由于止血定痛作用神效,故有“止血金不换”之称。三七入药较晚,距今400余年,《本草纲目》、《贤博方》、《彝医杂病方》均有记载。我国用三七最早,也是三七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