⒄治饮食积滞,心下痞闷作痛,噫气如败卵者 枳壳(去瓤,锉,麸炒)、白术各半两,香附(麸炒,去皮)一两,槟榔三钱。为细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下,日3次。(《本事方》枳壳散) ⒅治慢性胃炎,胃弛缓下垂,痞闷饱胀小茴香(炒)、石菖蒲根、枳壳各30g,烧酒1kg,浸泡10d后,每日2次,饭后适量饮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③《纲目》:"枳实、枳壳,气味功用俱同,上世亦无分别,魏、晋以来,始分实、壳之用。洁古张氏,东垣李氏,又分治高治下之说。大抵其功皆能利气.气下则痰喘止,气行则痞胀消,气通则痛刺止,气利则后重除,故以枳实利胸膈,枳壳利肠胃,然张仲景治胸痹痞满,以枳实为要药,诸方治下血痔...
凡热痢腹痛,里急后重者,可与槟榔、大黄等合用,如枳壳大黄汤;若冷热不调,赤白痢下不止者,可与厚朴、地榆、椿根皮等并施,如枳壳散;凡气虚肠燥,大便秘结不畅者,可与人参、麦门冬配用;与益气升阳之人参、黄芪、升麻等同用,可治气虚下陷之胃下垂、脱肛、阴挺等证;凡治肠风下血或痔...
枳壳 枳壳 又名枳壳,为双子叶植物药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近的干燥未成熟果实。为常用中药,性微寒,味苦,辛,酸。主产于四川、江西、湖南、浙江。四川产则称川枳壳 ,江西产则称江枳壳,湖南则称湘枳壳 。7月下旬至8月上旬,果实未成熟时采摘,大果横切成两半,晒干或微火烘干。一般需经净制、切制后入药。
【中药名】枳壳zhiqiao 【别名】炒枳实、只壳、商壳。 【英文名】Fructus Aurantii。 【药用部位】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接近成熟的果实。 【植物形态】常绿小乔木,分枝多。枝具棱和短刺。单身复叶,互生;叶片宽椭圆形或宽卵形,长7~12cm,宽4~7cm,先端窄而锐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叶柄翅倒卵形...
枳壳(zhǐ qiào)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7月果皮尚绿时采收,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枳壳性苦、辛、酸、温,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主治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病症。枳壳在我...
中药枳壳具有理气宽中、消积导滞、化痰止咳等功效,对弈治疗和改善气滞痰湿、食积不化、脘腹胀痛、嗳气、呃逆、下痢后重、胸闷咳喘、喉痹口干等病症具有积极作用。 1.理气宽中 枳壳味苦酸、微辛,归肺、脾、胃、大肠经,善于宽胸利膈、行气消痞,常用于治疗气滞痰湿所导致的胸脘痞满、胁肋胀痛等症状。
1.调节胃肠平滑肌:枳壳中的有效成分能够兴奋胃肠平滑肌,增加收缩幅度和张力,促进胃肠蠕动,排出积气。 2.升压:枳壳煎剂、酊剂静脉注射,有升压作用。 3.利尿:枳壳能兴奋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使尿量增加。 4.镇痛、镇静:枳壳中的某些成分具有镇痛、镇静作用,可缓解疼痛和焦虑情绪。
或每日用枳壳1.2两,加水浓煎成100毫升,分3次食后服。据临床观察,服药后大部分病例均有一定的近期疗效。 此外,临床上采用大剂量枳壳治疗脱肛、肠胃无力性消化不良、疝气、胃扩张等,亦有一定疗效。 摘录《中药大辞典》 温馨提示:本号意在传播中医文化,文中提到的中药方子,仅供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