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打成粉后,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服用:1.在医生的指导下,拿着自己的药方。2.伴着温水服用或者是冲进水里。3.注意把控剂量,过多可能会引起中毒或腹泻,对肠胃不好。 脾胃虚怎么调理-告诉你一个简单改善脾胃虚的方案 问消瘦的人要怎么调理脾胃胖起来 答脾胃虚弱的人想要胖起来,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调理脾胃:1、饮...
中药具体的煎煮方法步骤如下: ①选择合适的器具,一般为瓦罐、砂锅,尽量不要用铁锅等金属器具;②用凉水将中药浸泡30分钟—1小时;③加水量超过药面2-5厘米,大火煎煮,煮沸后改用小火熬30分钟左右;④煎药时药搅拌药料2-3次;⑤每剂中药一般煎煮2次,第一次煎好的药液倒进杯中,第二次在加水,加水量一般为第一次...
1.温服:指将中药熬好、放温后再服用的一种方法。一般的中药都适合温服,在熬好之后马上将药汁滤出,放置至30-37℃时再服用。常用温服药物有四逆汤(《伤寒论》)、理中丸(《伤寒论》)等。2.热服:除了温服外,有一部分药物要求要热服,这类药物通常是用于治疗寒症的,比如一些发散风寒的中药,如桂枝...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服用方式: 一、热服:一些治疗寒症的药物需要热服,如桂枝汤、麻黄汤等。将刚熬好的药汁趁热服用,之后再吃一些稀饭、热水,可以增加药效。 二、温服:将中药熬好后,滤出药汁,放置至30-37℃时再服用。适用于大部分中药,常见的温服药物有四逆汤、理中丸等。 三、冷服: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需要...
病情分析:中药的常见服用方法有温服、热服等。一、温服:指将中药熬好、放温后再服用的一种方法。一般的中药都适合温服,在熬好之后马上将药汁滤出,放置至30-37℃时再服用。常用温服药物有四逆汤(《伤寒论》)、理中丸(《伤寒论》)等。二、热服:这类药物通常是用于治疗寒症的,比如一些发散风寒的中药,如桂...
⑥中药在身体怎么行走?大黄“荡涤肠胃”、干姜“温中止血”、大枣“安心养脾”,地肤子“主膀胱热,利小便”。“芥归鼻”、“韭归心”、“葱白归目”,绿豆行十二经脉,瞿麦“通心经”。中药在身体怎么行走?比如:大黄,在人体内走得非常快,从来不停留,像关公过五关斩六将那样,那就叫做“走而不守”,这...
中药的服药方法有哪些?该怎么选择? 中医经典名著《重辑严氏济生方》在论述内科病证治疗时,根据病因病机、病位、病势,提出不同的服药方法。包含空腹服用、食后服用、病前服用、临卧时服、顿服、不拘时候服、冷服、热服等,此外,在服药用水上也非常讲究,常根据病情...
一般加水方法是将中药置于煎药锅内将药摊平,然后加入高出药面的水或整个药水面上升3-4厘米(约两横指)。 此外,若药中花(如旋覆花、菊花、玳玳花等)、叶(如桑叶、枇杷叶、竹叶等)、草(灯芯草、益母草等)类较多时,还可适量多加些水。 此方法最为简单方便,使用最多,容易掌握。
一般来说,滋补的中药在饭前喝比较好,但那些清热解表、驱邪的中药则在饭后喝比较好,分别在饭前一小时或饭后一小时喝比较好。根据病症所在的部位不同,也要选择不同的服用时间,若疾病在下焦(小肠、大肠、肾、膀胱),则饭前喝,疾病在上焦(心、肺),则饭后喝。药比较苦,会伤胃的,在饭后喝,这样才能减轻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