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干即得。 白及自古就是美容的良药,被誉为“美白仙子”,可治疗痤疮、体癣、疤痕等皮肤病。白及不仅用于临床治病还可以用于日化工业,如美容祛斑面膜、牙膏等。《药性论》指出,白及可“治面...
白芨,又名连及草、甘根、白及、箬兰、朱兰、紫兰、紫蕙、百笠等,有着广泛的药用价值,白芨味苦,专攻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白芨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吧。 白芨 名称:羊角七、白根、地螺丝、白鸡心、白鸡娃、连及草 生境分布: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生...
每天学一中草药 白及 收敛止血药。白及 花像蝴蝶般美丽的植物 收敛止血药 白及花花语:医治创伤 #植物科普 #识百草 #白及 #中药科普 #止血药 - 张药师中医药科普于20240422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00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白及在《神农本草经》中位列下品,属于传统的名贵中草药植物。它以根入药,一般秋季或冬季的时候采挖。除去须根蒸熟之后,撞去粗皮,切片晒干可用。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敛疮之功。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白及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贼风痱缓不收”。此外在《滇南本草》中亦有记载:“白...
#每天一味中草药# 白及,一名甘根,一名连及草,味苦辛,性寒,归肺、胃、肝经。主治:白及为止血疗疮要药,功能逐瘀生新,补肺损,止吐血。唐代医家甄权说:除白癣疥虫,结热不消,阴下痿,面上皯疱。《日华子本草》载:止惊邪,血,痫疾,风痹,赤眼,症结,温热,疟疾,发背,瘰疬,肠风痔瘘,扑损刀箭伤,汤火疮,生肌...
【药用来源】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 【性味】性微寒,味苦、甘、涩。 【归经】归肺经、肝经、胃经。 【功效】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白及作为一味古老的中药,已被我们的祖先应用了两千多年,它属于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所以,《群芳谱》中又有紫兰、兰花、箬兰之称。白及大多野生于山野川谷较潮湿处,主要分布于...
🕰️采摘记忆:夏秋之交,是白及的收获季节。采挖后,经过一番处理,才能变成我们眼中的中药材。💡性味与归经:白及味苦、甘、涩,性寒,它归属于肺、肝、胃三经。🌱入药探秘:干燥的块茎是它的入药部位,形状不规则,呈扁圆形,常有爪状分枝。表面灰白或黄白色,有同心环节和须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
白芨,别名白及,甘根,它是兰科植物,不知道你的家乡有没有这个植物,有什么作用大家一起分享探讨#中草药 #植物科普 #野生草药 - 阿童木于20241016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37.7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中草药白及的作用和功效 医生回答: 白及是一种止血药,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作用,适用于各种血瘀,如咳血,吐血,尿血,外伤出血等。其止血、止痛效果好,可促进伤口愈合,对肺结核也有清肺益肺的作用。白及不具有美容功效,无祛斑作用,黄褐斑患者,与长期熬夜、精神紧张、内分泌失调等有关,建议患者服用调经药物进行治疗。
①治支气管扩张咯血,肺结核咯血:白及、海螵蛸、三七各180g。共研细粉,每服9g,每日3次。(《全国中草药汇编》) ②治肺叶痿败,喘咳夹红者:嫩白及12g研末,陈阿胶6g。冲汤调服。(《医醇賸义》白胶汤) ③治肠胃出血:白及、地榆各等量。炒焦,研末。每服3g,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