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中穴 或中穴,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可治气喘发作。取穴方法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或中穴位于人体胸部,在“俞府穴”正下方,下一肋间隙中。主治疾病 主治疾病为:气喘突然发作的时候,可以指压胸骨旁的“俞府”及“或中”可达到效果,具体细节请参阅网页:穴道指压法治疗气喘发作。
委中有另一个名称叫血郄,刺之出血可清泻血热,解毒,委中放血可以用于治疗恶疮,顽癣如牛皮癣的等,委中穴放血时,注意要让患者趴在墙上 ,将脚后跟掂起来,消毒后拍打委中穴,委中在两筋中间,可以看到青筋暴起,用放血针,刺青筋,让脏血流出来,对有传染性的病,操作...
额中穴:为经验穴,在上发际正中与印堂穴连线之中点处,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2寸不锈钢毫针,平刺额中穴约1.5寸,得气后,实证用提插捻转泻法,虚证用补法捻转,虚实夹杂证用平补平泻法捻转。 丰隆穴: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处。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2...
委中穴配肾俞、腰阳关,有强腰舒筋,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腰腿痛,坐骨神经痛。 委中穴配曲池、风市,有祛风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主治湿疹,疔疮。 委中穴配阳陵泉,悬钟,有补髓强筋,活血通络的作用,主治下肢痿痹。 委中穴配大椎、曲池、足三里,治皮肤病。
肱中穴,经外奇穴名。出自《常用新医疗法手册》,别名练忠,位于上臂屈侧正中线,腋前皱襞下4.5寸处,当心包经天泉穴下2.5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上肢瘫痪,抬肩困难,腕下垂、心悸等。一般直刺0.51-3寸;可灸。名称释义 肱,指肱骨。穴在天泉穴下二寸五分,正在肱二头肌正中。本在上臂肱骨之正中,故...
彧中(yù zhōng)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胸部,第1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在胸大肌中,有肋间外韧带及肋间内、外肌;布有肋间最上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皮支和第1肋间神经。主治咳嗽,气喘,胸胁胀满;不嗜食。操作方法为斜侧或平刺0.5~0.8寸。名称释义 彧,茂盛的样子。中,与...
彧中穴,经穴名,属足少阴肾经,位于胸部,当第1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具有开胸清热、止咳化痰的功效,主治咳嗽气喘、呕吐、胸痛、不嗜食等。 目录 1.彧中穴名解 2.彧中穴位置 3.彧中穴的功效与作用 4.彧中穴主治疾病 5.彧中穴的按摩方法
气中穴作为穴位疗法中的重要穴位之一,在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被赞誉为"百穴之王",因为它具有理气止痛和补血的功效。气中穴位于腹中部正中线,左右各旁开1.5寸,平脐下1.5寸处,即气海穴两侧1.5寸处,共计2个穴位。本文将详细描述气中穴的理气止痛和补血功效,介绍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
人中,又名“水沟”、“沟洫”、“寿堂”、“子庭”,属于督脉,为上唇中间一浅沟,因其在口鼻之间,鼻为肺窍通于天,口为脾窍通于地,天气在上,地气在下,人处于中而名“人中”。 在人中沟上 1/3 与下 2/3 交点处,即为人中穴。 人中穴的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