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周礼》中也出现过中秋这个词,但它指的不是中秋节,而是秋季的第二个月。 汉代有“秋节”,时间是在立秋的那一天,也不是八月十五,唐朝的类书里有四时十二节令的记载,也没有中秋节,但唐诗中已出现了“中秋月”...
中秋节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大约是在唐代,《唐书·太宗本纪》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赏月风俗在唐代的长安一带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并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来,使之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玩月之风...
※ 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而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于中秋节的...
一、中秋节的起源 古代起源 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早在几千年前,古人们就已经在秋季庆祝丰收。秋天正是农作物成熟的时节,古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祭月仪式,以感谢天地的恩赐,并祈求未来的丰收。这些祭月活动逐渐演变为中秋节的传统习俗。祭月活动是古代中秋节的核心内容。古人相信,八月十五的...
一、中秋节的起源 1、古代祭月习俗 在远古时期,人们就有对月亮的崇拜。月亮在夜空中高悬,其阴晴圆缺的变化充满了神秘色彩。古代先民们看到月亮的周期性变化,认为它具有神奇的力量。于是,就开始有了祭月的习俗。这种祭月最初可能是非常简单的,就是在月亮出来的时候,人们对着月亮进行简单的祭祀活动,献上一些食物,...
一、中秋节的起源 1、古代对月的崇拜 在古代,人们对大自然充满敬畏之心,月亮作为夜空中最明亮、最神秘的天体,自然受到人们的崇拜。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无穷,古人无法解释这种现象,便赋予了月亮许多神话色彩。例如,传说中月亮里有嫦娥、玉兔、吴刚伐桂等故事。这些神话故事反映了古人对月亮的向往和想象,也成为了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团圆节等,是中国众多民族中广为流行的传统节日,时间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节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与先民对天象的崇拜密切相关,尤其是与月亮的崇拜紧密相连。 据史书记载,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但真正普及并形成节日习俗则是...
一、中秋节的起源与演变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先秦时期,是当时人们对于月亮的崇拜和祭祀。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秋节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民俗特色的节日。在唐朝时,中秋节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的节日,并且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如今的中秋节,不仅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时刻,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重要载体。中秋节还有一些...
2021年10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发布,2022年中秋节9月10日至12日放假,共3天。 中秋节的起源和月亮密不可分,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在二十四节气“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