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习俗,是民间传统节日习俗之一,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追月、乞月照月、扎灯笼、玩花灯、猜灯谜、树中秋、舞火龙、烧塔、听香、吃月饼、嗦田螺、食甜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
八月十五桂花香,在中秋节满屋飘香的不只有月饼味儿更有浓浓的桂花香,满树的桂花不仅可以看可以闻更可以吃,人们为了留住桂花的香味大多数会把桂花酿成桂花酒。 桂花本身是富贵吉祥和子孙昌盛的象征,而中秋佳节饮用的桂花酒则寓意着家庭甜蜜,富贵吉祥,子孙昌盛。此外,桂花酒还有象征家庭甜...
清·慧霖 禅边风味客边愁,馈我清光又满楼。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一剪梅·中秋无月 宋·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夕、仲秋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
中秋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节日的起源说法较多,一说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二说,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八月中秋时,农作物基本都成熟了,...
赏桂花:中秋节也是赏桂花的好时节,桂花的香气扑鼻,让人陶醉。 文人书中秋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
11.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12.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13.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14.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15.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
在我国农历中,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秋夕),流行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地方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朝鲜族秋夕节以祭祖扫墓为先。秋夕之日,人们首先要到墓地割除坟上的杂草,而后陈设祭品举行祭祀。秋夕节庆隆重,宰牛备酒,各家都用刚收获的新谷制作打糕和松饼,举行秋千、跳板、摔跤等传统民俗活动。社区民众踊跃参加,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