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经》:寒气在分肉间,痛上下,痹不仁,中渎主之。 《铜人》:治寒气入于分肉之间,痛攻上下,筋痹不仁。 《大成》:痿,针中渎、环跳,灸足三里、肺俞。 人体穴位专题编辑源代码人体穴位列表 位置 按位置分类的人体常用穴位表 功能 解表穴 清热穴 止咳平喘化痰穴 消食导滞穴 益气壮阳穴 补阴穴 温里穴 平...
中渎,经穴名。在大腿外侧,当风市下2寸、在腘横纹上5寸 ,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之间。解释 经穴名。在大腿外侧,当风市下2寸、在腘横纹上5寸,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之间。《医学纲目》作中犊。属足少阳胆经。腿膝痛,现多用于坐骨神经痛,中风后遗症等。刺灸 直刺0.7—1.0寸。可灸。配伍 配环跳、阳陵泉...
中渎穴在大腿外侧,当风市下2寸,或腘横纹上5寸,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之间。 2.取穴方法 中渎穴位于股部,胭横纹上7寸,髂胫束后缘,正坐或侧卧取穴。 快速取穴:先找到风市(直立垂手,手掌并拢伸直,中指指尖处即是风市),直下量3横指处即是中渎穴。 3.穴位解剖 中渎穴下皮肤、皮下组织、髂胫束、股外侧肌、股中...
中渎穴具有疏通经络,祛风散寒的功效。 中渎穴有舒筋活络、祛风散寒的作用。 中渎穴有舒筋活络之功,治筋痹不仁及寒气客于肉腠之间,痛攻上下者,使之顺行通利而愈也。 12 中渎穴主治病证 中渎穴主治腰腿疾患:如腰胯疼痛,下肢痿痹,腰膝酸痛,筋痹不仁,半身不遂,脚气,下肢痿痹...
中渎穴是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常用穴位,位于人体的大腿外侧,具有缓解半身不遂、腰腿疼痛、提高免疫力、缓解便秘等功效,孕妇、经期女性及皮肤破损者禁用,按摩、艾灸、拔罐是常用的使用方法。 中渎穴是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常用穴位,位于人体的大腿外侧,当风市下2寸,或横纹上5寸,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之间。以下是中渎穴的...
【中渎穴的位置】位于人体大腿外侧,腘横纹上5寸,当股外侧肌与肱二头肌之间(即于风市穴直下2寸处)【穴位解剖】穴下皮肤、皮下组织、髂胫束、股外侧肌、股中间肌。皮肤由股外侧皮神经。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阔筋,在肌二头肌外侧入股外侧肌,直抵股骨表面的骨膜。前肌由坐骨神经支配,后肌由股神经支配。...
人体胆为中正之官,中渎穴,最善调中正之胆,它是胆结石,胆绞痛的敏感反应点,也是理想的治疗点,更是治疗中焦的,肋骨痛的要穴。 一左侧胸肋骨疼痛的患者,曾经有跌打损伤的病史,针刺右侧中渎穴后,疼痛得以解除。左病右治吗。 又因...
中渎穴,经穴名,别名中犊。中渎穴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功效。主治下肢麻痹,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炎、腓肠肌痉挛;腿膝痛,痿痹不仁,半身不遂、中风后遗症等。 所属经络 足少阳胆经 定位 在大腿外侧,当风市下2寸,或腘横纹上5寸,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之间。
中渎穴:通经活络、袪寒湿、止疼痛!中渎穴是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有关这个穴位的记载,最早是出自于《针灸甲乙经》。中渎穴是中医调理下肢痿痹、疼痛的重要穴位,位置在人体大腿的外侧,腘横纹上5寸处,或者风市穴下2寸,当股外肌和股二头肌之间取穴。中渎穴:中,和外相对,在这里是指穴位之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