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太极拳的中正要围绕一个核心来展开,那就是尾闾,也就是老论中强调的“尾闾中正神贯顶”。首先我们看尾闾在哪儿,尾闾其实就是俗称的尾巴尖儿,它位于尾椎骨的最顶端,有一个小弯钩,有点像古钟中间的锤摆,这个是太极拳中正的核心所在,也是内家拳练出内气的根源所在。拳论经常强调含胸拔背,其实本质...
总之,练太极拳,记住“四平”和“外三合”,就能让你远离“歪脖子树”的命运。别小瞧了这“中正”,它可是太极拳的灵魂。练好了,你就能在拳的世界里游刃有余,像太极大师一样,稳稳当当,气定神闲。
总之,尾闾中正可不是把腰挺直那么简单。咱练拳,要追求那种自然、灵动的感觉。就像回到了娘胎里一样,身体放松,意念集中。这样练出来的拳,才有味道,才有劲儿!别再傻乎乎地挺着腰了,那可不是咱练拳人的风格。咱们要的是“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可不是“躺有躺相”哦!
“立身中正安舒,八面支撑”这是对练习太极拳的整体的要求,局部的要求则是“提顶吊裆,含胸拔背,裹裆护臀”。对“含胸拔背”的提法,有的老师认为是“含胸塌腰”。我认为,太极拳最早都是由各地的拳师口头传授的,所以,其用语和用词是不一样的,因此,是“塌腰”还是...
外在的中正只能称之为守身形,只是身形上的一种表现,是一种寻找内功的练功的方法.而真正的中正指的是内在的功夫。神正是指眼神要正,必须正视前方或对方,不可斜视,神情要肃穆而自然,内心平和。神正可以修养人的气质,修养中和心态和神态。神正是太极拳搏击不顶不丢,舍己从人的内在心理基础。虚领顶劲,下颌内...
如果说“中正”是太极拳的身形要求,那么“安舒”则是对习练者心态的描绘。太极拳不仅是一种身体的锻炼方式,更是一种心灵的修行。在习练过程中,保持心态的平和与宁静至关重要。安舒,即心安体舒,意味着在行拳走架时,内心没有杂念,身体没有紧张感,整个人处于一种放松而自然的状态。实现安舒的关键在于“...
太极核心三要素 关键的一点就是中正,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不就是中正吗?有不少同学会认为把背挺直就是中正,或者把脖子抬起来就是中正,或者昂首挺胸就是中正,一个简单的中正概念,涉及了全身各处的骨骼肌肉 筋膜的协调性,但其中最为基础的部分,则是骨骼结构 我们先从头部开始说起,如果一个人的颈椎不好,大家...
太极拳前辈留下的影像也进一步说明了要辩证的理解太极拳的中正,据拳势照片中来分析,杨澄甫大师无论是早期的拳架还是后期的拳架,在做揽雀尾的掤势、挤势,海底针势、指裆捶、下势等动作时,上身都是前倾的;吴鉴泉大师在做搂膝拗步等动作时上身也是前倾的;吴图南大师的进步栽捶、野马分鬃和玉女穿梭的动作上也是...
太极拳理论认为:颈椎中正-身法中正-头部的中正,而头部的中正要靠颈项调节和保持。但通过对颈神经的训练,意悬百会穴,就能强化人体的平衡系统,使太极十三势中的最难的中定要求,从源头上达到平衡的目的,如果再与胯、膝相配合,身体就不会悠来晃去。太极拳各种流派推崇备至的一代宗师王宗岳《太极拳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