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长期有中条山会战(晋南会战),蒋介石命令中共出兵;还通过各机关各团队促中共出兵,有人解读为“激将”法。有专家指此为蒋介石二鸟之策,即:中共出兵,则消耗中共实力;不出兵则扣上放弃抗战帽子,从政治上打击中共。但杨奎松等专家认为,当时中条山战情危急;蒋介石为了保住中条山根据地,才“兵急乱投医”要求中共出兵;...
七.中条山会战反思 中条山战役从1941年5月7日开始至27日战斗结束,国军阵亡42000余人,被俘35000余人,而日军伤亡2800多人,以极小的伤亡代价占领了中条山地区,日军战史都惊呼:“这是事变以来罕见的战果”。史料来源于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3卷第2分册,第132-133页。日军伤亡数字可能缩水...
本文为《一寸山河一寸血:抗战22次大型会战》13:中条山会战 中条山一战,第一战区阵亡官兵4.2万人,被俘3.5万,而日军只战死673人。中条山一战实为抗战以来最耻辱一战。01 日军准备充分 中条山位于山西南部、黄河北岸,呈东北西南走向,西起晋南永济与陕西相望,东迄豫北济源、孟县同太行山相连,北靠素有山西粮仓美...
中条山会战不仅是一场军事战役,更是民族精神的体现。这场战役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中国人民依然能够团结一心,勇敢抵抗外敌。战役结束后,许多地方的抗战力量受到鼓舞,纷纷加入到抗日的行列中。这场战役的成功也为后来的抗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它不仅证明了游击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有效性,更加强化了对...
1941年,中条山会战爆发,国民党军由于战前准备不足,在日军猛烈的攻势下,中条山各战线陷入被动,虽然国民党军通过中条山的有利地形防守,但还是遭到大规模的惨败。会战中,国军战损率高达48.1%,战损交换比低至 0.87%,其经略多年的中条山军事要塞沦落敌手。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才导致中条山上数十万国民党大军遭遇前...
中国军队为什么会败得这么惨?1942年12月,国民党军令部的机密文件《中条山会战》中,记载了一些将领的总结发言,基本上可以看出当年失败的原因。八十军军长孔令恂认为:“敌对我阵地兵力之配置均相当明了。”第五集团军司令曾万钟认为:“我对敌情缺乏有系统之判断。”日军对我了如指掌,我对日军没有了解,这样的战役...
中条山会战的胜利不仅仅是一次战役的胜利,更是中国革命政权抗日统一战线获得的胜利。这场战役显示出中国统一抗日的力量和决心,有效地动员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此外,中条山会战还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在战略上的勇气和智慧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总结: 中条山会战是一场具有重要意...
按日军战史,中条山一役中国军队遗尸4.2万,被俘3.5万,自身伤亡不到3000人。 而根据卫立煌9月的上报,中国军队伤亡46677人,这个数字比较接近实际,但真实数字早已无法统计。 估算战损比至少是1:12。 明确的是,中条山会战是中国军队将领损失最大的一次,甚至超过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少将以上军官牺牲11人,被俘5人。④ ...
中条山会战中,军长:中国军队只有阵亡的军师长,没有被俘的 抗战全面爆发后,日本深陷中国战场。看到德国进展那么快,日本也提出了“迅速”的口号。1941年5月7日,中条山外围日军在空军支持下,发起了全面进攻,史称中条山会战。中条山这个地方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会战开始后,日军是想着全歼中国守军,派出了10万人。当...
中条山会战(日方称之为“中原会战”)是1941年5月7日到月底,日军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全面进攻中条山地区的中国军队,结果中条山地区被日军完全占领,20万中国军队除少数突围外,大部溃散,被俘3.7万人,阵亡将士4.4万人。中方宣称毙伤日军9900人,而日军战报仅战死673人,负伤229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