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5月,侵华日军镜头里的中条山之战,缴获的武器堆积如山 中条山位于黄河、涑水河之间,是山西省南部的主要山脉之一,横跨临汾、运城、晋城三地。1941年春,华北日军在对太行山的八路军根据地进行了疯狂扫荡之后,集中兵力,向 黄河以北的中条山进攻。史称“中条山战役”,日本人称之为“中原会战”。这场战役,我...
1941年5月7日,日军发动中条山战役,进攻中条山的兵力有6师3个旅团,兵力不足10万。国民党军队出动8军19个师,将近20万兵力迎敌。6月15日,这场战役结束时日军仅死亡673人,可国民党部队战死四万两千人,被俘3万5千人,苦心经营三年有余的中条山根据地几乎全部丢失。图:中条山地形图 拥有2:1的兵力配置、加上被...
后来在抗日战争中,这支部队始终积极对日作战,先后赴河北、山西、河南等地,进行了著名的忻口会战、太原战役、郑洛河防战役以及中条山之战等。 以3万多名“陕西冷娃”为核心力量的31军团是1938年7月全线开赴中条山的,他们在此后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历经惨烈的”永济血战“、“望原会战”、“六六战役”等,用鲜血和...
1941年5月7日,日军对中条山发起攻击,当时他们只有6个师团加3个旅团,总兵力不到10万。国民党派出8个军、19个师,接近20万大军迎战。到了6月15日,战役结束时,日军仅损失673人,而国民党军队却有四万两千人战死,三万五千人被俘,他们耗时三年辛苦建立的中条山根据地几乎全数落入敌手。国民党当时兵力是我们的两...
中条山之战为何以惨败告终?这几个主要原因令人心痛 中条山战役,也称中条山会战或者晋南会战,日本方面称之为“中原会战”。中条山战役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军在华北战场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战役历时22天,最后中条山被日军占领,中国参战部队损失在半数以上。对于中条山战役,蒋称其为“抗战中最大之耻辱”。那么,...
也就是说,日军从5月7日傍晚开始行动,到9日中午即全部完成了对中条山近20万中国军队的双重合围。之后,日军各兵团反复三次“篦梳扫荡”,直至消灭国民党全部守军为止。 据日方统计,中国军队此役被俘达3.5万人之众,遗弃尸体约4.2万具,日军战死仅679名,负伤2292名,伤亡不足中国军队1/12,因而,中条山战役成为国民党抗战...
后来刘茂恩得知,中条山之役,八路军进行了积极的配合。陈赓太岳部队进入中条山及汾南三角区,担任白晋线、同蒲线破袭任务,使白晋线从12日起不通车。5月22日以后,八路军在平津、平保及太原以北铁路线部署较大规模的游击战,并在临汾安阳南北进行灵活出击,使日军交通中断二三日,并拔除了中条山敌据点,有力地牵制...
可见如果一个团队不团结一心的话,很可能走向灭亡之路,比如曾经的中条山之战的失败便是这样,当年这里拥有二十万兵力,背靠天险,最终还是失败,其中有一个原因便是人心不齐。 最大耻辱的战役 中条山之战又被蒋介石称为“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当年这场战役的失败不仅给北方抗战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还使得敌后根据地陷...
5月27日,中条山除战死和被俘外的守军大部退出,中条山战役宣告结束,此战国军损失惨重,而几乎没有给鬼子造成任何实质性的伤害,此战被蒋介石称为是抗战史最大之耻辱。但此战失败之罪怪谁呢?蒋介石为了搞摩擦,调离对华北方面军鬼子知己知彼的卫立煌而任用何应钦,临阵换将犯了兵家大忌,难逃决策失误和用人失误之责...
国军在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中,甚至在老蒋的眼皮底下也趋于逃跑,更别提那远离 authority 的中条山了。第五集团军在黄河强渡时发生了混乱,士兵们争抢船只,导致原本可以运送2000人的船只最终只能运送800人。失去控制的部队甚至放弃了武器和物资,结果造成了没有防护措施,警戒和防空全无,日本空军和炮兵趁机对第五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