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5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1894年7月25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这是一场日本蓄意发动的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整整两个甲子的时空穿越。在黄海战场,北洋水师官兵和来犯倭寇厮杀声中,两个东方国家关系格局易位,东亚秩序按照丛林法则重塑。勿忘国耻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4月访问欧洲时的一段演讲:历史是现实...
这么一来,就意味着,在这场由日本挑起的中日甲午战争中,负责对日作战完全成了李鸿章个人的事情,因为其他各省没有得到任何军事任务,都在那看着,想想都觉得非常奇葩。悲剧的是,李鸿章以及很多西方人士都认为装备已经近代化的中国海陆军很快能扳回战局。基于这种判断,李鸿章作出这样的战略部署:陆战方面,李鸿章决定以...
陈悦先生近著《甲午海战》(中华书局2024年版),代表了这一领域学术研究的新高度。本书初版原名《碧血千秋——北洋海军甲午战史》(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2014年更名《甲午海战》修订再版。时隔十年,作者吸收新出史料与研究再作修订,让本书的水平更进一步。《甲午海战》,陈悦 著 长期研究中国近代海军史的前...
金旅之战开始于10月24日,至11月22日旅顺口陷落,这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双方的关键一战。旅顺口失陷后,日本海军在渤海湾获得重要的根据地,从此北洋门户洞开,北洋舰队深藏威海卫港内,战局急转直下。第三阶段:威海卫之战(1895年1月20日-2月17日)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覆亡的...
中日战争,特指历史上中国和日本共发生过的五次战争,即白江口之战(公元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元日战争(1274年至和1281年)、万历朝鲜战争(1592年4月—1593年7月(第一次),1597年2月—1598年12月(第二次))、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7月25日—1895年4月17日)和抗日战争(1931年9月18日-1945年...
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遭受的一次重大挫折,这场战争的失败于中国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影响。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预见,战略原因,兵力劣势,党派争斗等方面。1、缺乏预见 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中国对于日本的发展和军事实力的增长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预见。当时的清政府虽然意识到...
总结:1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是一场深刻改变了东亚乃至世界格局的近代战争。它既是日本崛起的标志性事件,也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重要章节,对于两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轨迹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这场战争的历史教训警示后人,唯有自强革新、励精图治,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捍卫国家...
甲午战争距今已有129年。世易时移,百年过去,东亚三国都在发生巨大改变。如今的中国,已非当年的大清。日本也不再是那时的日本。至于朝鲜,更是面目全非。近些年,中日韩在历史、领土等问题上,频频发生纷争。如今再来审视甲午战争的缘起过程和教训,就具有很不一样的意义。01 1868年,日本开启明治维新,成功实现转型...
东亚格局改变:甲午中日战争彻底打破了东亚地区原有的相对平衡的格局。日本的崛起和中国的衰落,使得东亚地区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日本逐渐成为了东亚地区的主导力量,而中国则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逐渐下降。原本在东亚地区有着重要地位的中国,在这场战争后地位一落千丈,而日本则趁势而上,成为了东亚地区新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