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两步进行有效性检查:首先是“段”级检查,将CPU 的当前特权级CPL(存放在CS寄存器的最低两位)与IDT 中第 i 项中的段选择符中的RPL 相比较,如果RPL(3)大于CPL(0),就产生一个“通用保护”异常(中断向量13),因为中断处理程序的特权级不能低于引起中断的程序的特权级。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中断...
Linux 中断的处理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硬件设备发出中断信号,触发 CPU 从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保存当前上下文,并跳转到中断服务函数;然后,在中断服务函数中执行相应的处理逻辑,完成对中断事件的处理;最后,恢复现场,将控制权返回给被中断的进程,继续执行。 中断机制具有诸多优势。一方面,它能够实现实时响应,当...
在每块8259芯片内部,有一个名为IMR的8位寄存器(interrupt mask register),也就是中断屏蔽器,它的作用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用于控制中断信号能否到达CPU内部的开关。这个8位寄存器的每一位分别对应这块8259芯片上一个中断信号输入引脚,规定0允许1中断。 8259芯片是可以编程的,我们可以使用对应的端口号对8259芯片进行编程。
中断是指在CPU正常运行期间,由于内外部事件或由程序预先安排的事件引起的CPU暂时停止正在运行的程序,转而为该内部或外部事件或预先安排的事件服务的程序中去,服务完毕后再返回去继续运行被暂时中断的程序。 1.1中断类型 同步中断由CPU本身产生,又称为内部中断。这里同步是指中断请求信号与代码指令之间的同步执行,在一条...
与可屏蔽中断的机制相比,非可屏蔽中断就简单多了。虽然非可屏蔽中断不能被CPU忽略,但是在外部依然有一个开关用来控制中断信号能否到达CPU中。在实模式下,NMI有统一的中断号2,所以使用一根INM线接到CPU的一个引脚中就可以了。 下面这段话摘自李忠老师的《x86汇编:从实模式到保护模式》: ...
通过中断,计算机可以实现及时响应外部输入,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什么是中断机制? 中断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机制,用于在处理器执行指令时暂停当前任务,转而执行特定的中断处理程序。这种机制使得计算机能够处理各种异步事件,如硬件故障、I/O请求、时钟信号等,而无需等待当前任务完成。中断机制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系统...
揭秘计算机内部机制:中断处理全过程详解 在计算机科学中,中断处理是确保系统高效、灵活运行的关键机制之一。从中断源发出请求到CPU响应并执行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再到最终返回原程序继续执行,这一过程涉及多个精密协调的阶段。本文将深入剖析中断处理的五个核心阶段,带你全面了解这一机制。一、中断请求阶段 中断请求是...
Huawei LiteOS的中断机制支持中断底半部: 中断底半部的实现基于workqueue,在中断处理程序中将工作分为顶半部和底半部,底半部处理程序与work关联,并挂载到合法workqueue上。系统空闲时执行workqueue中的work上的底半部程序。 2. 开发指导 2.1 使用场景 当有中断请求产生时, CPU暂停当前的任务,转而去响应外设请求。
单片机多用于物联网、自动控制系统、智能家电等领域,要求单片机能够实时响应外部触发的事件,中断机制是单片机响应外部事件的重要方法。 单片机多用于物联网、自动控制系统、智能家电等领域,要求单片机能够实时响应外部触发的事件。例如在智能家电领域,人们可以用手机中的APP就可以远程控制家电的开启或关闭,智能家电的核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