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拉丁化是汉字拼音化的一种具体形式。汉字拉丁化设想以拉丁字母代替汉字,最终废除汉字。将汉字改造为字母文字,希望以此在短期内大幅增加中国广大人民的识字率,同西方国家接轨。但是其过程并不顺利,同时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也做了不少类似尝试,但除越南外都告失败,我国官方已停止并改取“简化字”方案。起因 中...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汉语拉丁化的议题在中国文化界掀起了波澜。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革,知识分子对于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开始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在这一背景下,汉语拉丁化成为了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支持汉语拉丁化的一方主要是一些改革派的知识分子和语言学者。他们认为,汉字的繁复不仅限制了文盲率的降...
所以,“中文拉丁化”有一个前提,就是 “ 汉字是腐朽、僵化的文字,不可能发展、演进为拼音文字 ”,也就是说:人类文字演进的普遍规律不适用于汉字体系,所以,要借用西方的拉丁字母来搞拼音化的“ 新文字 ”。这就是“ 狗眼看人低 ”,瞧不起咱们汉字。所以,我们说,拉丁化学派抽象宣扬人类文字演进的普遍规律,...
1938年,汉字简化,由繁体字变为简体字。在此基础上,以许中为首的文改小组提出了将中文拉丁化的改革方案,以进一步推进文字改革。拉丁化的核心思想是利用拉丁字母拼写代替汉字,使书写和学习更为简便。拉丁化的概念非常直观,即采用拉丁字母拼写汉字,取代原有的笔画组合。这项改革的目标在于彻底取代繁复...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是指用《汉语拼音方案》中规定的字母和拼法拼成一个现代汉语的标准语音即普通话的语音音节。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
拉丁化新文字 拉丁化新文字(Latinized New Writing,也叫新文字),产生于1931年在海参崴举行的中国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通过的方案只有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一种(为区别于其他方言拉丁化新文字,又名北方拉丁化新文字,简称北拉)。它的语音标准接近1913年“读音统一会”确立的老国音。方案区分尖团,不写出空...
汉字拉丁化进化史 明朝万历年间,有一西洋传教士名叫利玛窦,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太西字母",也就是最原始的拉丁字母拼音注解中文。实际上,利玛窦及其之后的传教士,都将这种方式看做拉丁化的汉语,利玛窦为中文26个声母,44个韵母,5个声调,与今日我们流行的汉语拼音已有初步的相似性。但是,还未等外国传教士将他们...
中文拉丁化,附带形成了一种知识隔离墙,极大的保护了中华文明不被蛮夷篡夺。除了极少量西方精英,绝大多数的蛮夷们都看不懂中国古籍。 看到有西史信徒耍泼打滚,据不承认现代英语是汉语拉丁化的成果。哈哈,我又要扇耳光了。如下视频所示, 【现代英语和古英语对比-哔哩哔哩】 b23.tv/3JwFmws 1 现代英语和古代英语,...
首先是结论:「漢字能否『拉丁化』」取决于「漢字能否『离散化』」,而对「漢字能否『离散化』」的解答具有高度个人性——此处观点之相异,往往是分歧的来源。 下文取自个人随笔,谨以此说明其因。 私以为,「漢字拉丁…阅读全文 赞同 1 条评论 分享收藏 拉丁汉语配套密码设计基础的更新 严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