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1,中微子的来源 2,中微子震荡是什么 3,如何求出中微子振荡的公式 中微子最早是泡利(正是提出泡利矩阵的那个泡利)用来解释“β衰变过程中能量不守恒”这个问题提出的一种解释,认为中子衰变为质子和 …
2021年全国科普日——JUNO,中国中微子物理从零基础到国际领先 现代物理知识杂志 已认证账号 从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到JUNO,短短十几年,中国中微子物理实验,真正从零基础走到占领国际一席之地,率先测量了中微子振荡混合角,到JUNO引领国际前沿,从200人的中美合作团队发展为今天十多个国家地区的700多… ...
中微子振荡现象解释:中微子是一种非常轻的基本粒子,极为常见但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极其微弱,很难探测。中微子有三种类型:电子中微子、μ 中微子和 τ 中微子。中微子振荡是一个量子力学现象,指中微子在生成时所伴随的轻子(如电子、渺子、τ子)味可在之后转化成不同的味,进而被测量出改变 。简单来说,就是大气微子在飞...
因为我们发现了中微子有质量,这就是所谓的中微子振荡,这个实验基本上都是由日本人完成的,那日本也因为中微子拿个好几个诺奖。原因是它们当时有设备,在日本岐阜县的神冈矿山中有一个超级神冈探测器,这个设备在地下1000米地方,这是为了排除其他辐射和粒子的干扰;这个设备的高度大约是40米,跟一栋十层楼的高度差...
实际上,中微子是通过弱相互作用力与其他粒子发生相互作用的。这种作用力是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中最弱的一种,也因此,中微子与物质间的互动频率非常低。正因为这种弱相互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非常小,中微子才能轻易穿透地球,几乎不受物质阻碍。那么,中微子振荡现象又是怎么回事呢?这是中微子研究中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科学家...
中微子是联系微观物质世界和宏观宇宙的桥梁,对人类理解物质基本组成及宇宙起源和演化至关重要。1956年,科温和莱因斯等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反应堆电子反中微子。1962年,布鲁克海文实验室发现μ中微子。日本物理学家立即提出描述中微子振荡的混合矩阵,即MNS混合矩阵。此...
中微子振荡是指三种不同类型的中微子在传播过程中,会相互转变成其他类型的中微子。这一现象是由中微子的质量本征态与粒子演化态之间的关系导致的。根据量子力学的原理,粒子的演化态可以表示为其质量本征态的线性组合。因此,在中微子传播的过程中,质量本征态会发生振荡,使得不同类型的中微子之间相互转变。 三、中微子振荡...
日本科学家梶田隆章(Takaaki Kajita)和加拿大科学家阿瑟?麦克唐纳(Arthur B。 McDonald)获奖,原因是发现了中微子振荡,证实了中微子有质量。粒子物理,可谓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宠儿”。“这是粒子物理领域第19次获得诺贝尔 物理学奖。”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曹俊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如果这个想法是真的,那么一束电子中微子可以逐渐变成μ中微子,然后又变回电子中微子。中微子振荡的第一个令人信服的证据出现在1998年,使用的是日本的超级神冈探测器实验,证实了中微子的身份会发生改变。中微子振荡能很好地解释上述两个谜题。在过去的20年内,科学家们利用粒子实验室制造的中微子束研究了中微子振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