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国的前身是狄族鲜虞部落,为姬姓白狄,最早时在陕北绥德一带,后来转移到太行山区。鲜虞之得名出自鲜虞水,鲜虞水即今源出五台山西南流注滹沱河的清水河,这一带是鲜虞最早的发祥地。春秋时的鲜虞部落联盟,由鲜虞、肥、鼓、仇由几个部落组成,逐渐开始扩张势力。前652年春,鲜虞攻击邢国,前651年,征伐卫国,...
中山国国都卢奴(在今河北定州市区)。疆域 汉代中山国西倚太行山脉,腹拥华北平原,其都城卢奴(今定州市)位于太行山东麓的南北孔道上,南连邯郸,北接涿蓟。文化传统 文献反映出汉代中山文化中的重商传统。《盐铁论·通有》说中山国“纂四通神衢,当天下之蹊,商贾错于路,诸侯交于道,然民淫好末,侈靡而...
中山国,地址为河北定州市,是东汉的一个封国。刘秀子刘焉,建武十五年(39)封左冯翊公,十七年进爵为王。三十年(54)徙封中山王。中山国建都卢奴(在今河北定州市区)。永元二年(90)薨,子夷王刘宪继位,刘宪立二十二年去世,他的儿子孝王刘弘继位。刘弘立二十八年去世,他的儿子穆王刘畅继位。刘畅立三十四...
中山国 曹魏封国,晋泰始元年(265年)废除 太和六年(232),曹操子濮阳曹衮改封为中山王,235年去世,子曹孚嗣。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三千四百户。晋泰始元年(265)废中山国。中山国国都卢奴(在今河北定州市区)。
公元前506年,鲜虞人在中山城(今河北省唐县西北粟山)建国,因城中有山,故名“中山”,这便是中山国的最早来历。公元前457年,受赵襄子之命,晋国将领新稚穆子伐中山,一日下两城,一雪前耻,中山国遭到重创。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晋国公室再无力组织军队攻打中山,中山国得到了喘息,趁着...
中山国 司马睦,,谯王司马逊之弟也。魏安平亭侯,历侍御史。晋武帝受禅(265年),封中山王,邑五千二百户。咸宁三年(277)改封高都王,中山国废除。中山国国都卢奴(在今河北定州市区)。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在平山县三汲乡的南七汲村发掘了 1 号、3 号、4 号、5 号和 6 号等战国时期墓葬,包括为数庞大的车马坑与陪葬墓,同时发现中山国的都城灵寿古城。发掘出土的文物与战国晚期的赵国、魏国文物相近,但又有许多具有明显北方少数民族文化风格的器物。中山王墓发掘现场 中山王陵墓共发现两处,一处...
公元前506年,鲜虞人在有险可守的中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粟山)建国,因其城中有山,因此被称为“中山国”。而关于“中山国”这一名称,最早可见于《左传》:“公元前506年春,晋国拒绝蔡候伐楚的要求,专心准备攻打中山国。公元前505到504年间,晋国先后两次进攻鲜虞中山国。”但是在公元前497年,因其晋国发生...
最终,公元前506年,鲜虞人在有险可守的中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粟山)正式建国,因为都城中有一座山,所以国家的名字就叫“中山国”,这便是初期的中山国,中山之名也自此开始在史书中出现。中山国的建国标志着这支少数民族部落正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然而,中山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公元前505年、504年,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