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看来,中山三器铭文从整体上是铸铭,只是对没有铸好的个别铭文进行过补刻。2021年秋天,苏荣誉、李耀光发表《论战国中山王厝鼎及其铭的铸造》的文章,他们通过X光成像技术对鼎(大鼎)进行了探究,认为铭文“绝大多数字和绝大多数笔画都没有錾刻痕迹,应铸造成形,个别笔画的某些痕迹,应该是对个别笔画的加工痕...
在河北博物院,展出着家喻户晓的“战国三兄弟”——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铁足铜鼎、铜方壶和铜圆壶,他们并称“中山三器”,是彰显中山国灿烂文化的珍贵文物。除了器物本身,三器上均有铭文,铭文篆书字体修长秀丽,典雅飘逸,是中国古文字中的精品,具有极高的...
“中山三器”以长篇铭文著称于世,其上共长达1100多字的铭文,对战国文献研究、古文字考释、书法美学等方面都提供了异常宝贵的资料。图丨中山三器 丨铁足铜鼎 铁足铜鼎高51.5厘米,腹径22.6厘米,重60公斤,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战国时期最大的铜铁合铸器。它是中山王厝墓出土九鼎中的首鼎,是一种礼器,出土时器物...
可以说,“中山三器”中尤数铁足大鼎的铭文最为精美。 大鼎铭文对中山国历史进行了反省式记述与回忆,大意是说:此鼎铸于中山王厝十四年,刻铭斥责燕国国君哙,受其相国子之迷惑把王位让给子之,以致齐伐燕时国破身亡;颂扬相国司马赒谦恭忠信,辅佐少君率师征燕,扩...
中山三器上的铭文字体秀丽,在战国青铜铭文上独树一帜,被称为“中山篆”。中山王错铜方壶。礼器、酒器。壶的四角各有一只矫龙,四壁刻有铭文450字,记载王错十四年中山伐燕胜利后用燕国的铜器熔铸此壶,颂扬中山国伐燕的战绩。其中特别提到了中山国君世系,填补了史书空白。中山国青铜器既有中原青铜器影子,又有...
中山三器,三件青铜器上的铭文,共计1101字,记录了中山国的重要历史事件,确认了中山国的国都和王室世系,为揭开中山国的神秘面纱提供了宝贵的史料。这些铭文章法随势附形,排列整齐,文字纤细隽美、刚劲挺秀,韵味十足,是一种极为优美的书法艺术体,被后人称为“中山篆”。🔹...
到东周晚期进入战国时代,铜器铭文多为短篇,字多者十几个字,少者几个字,而中山三器打破了这一旧说,中山三器铭文总和为1101字,其中大鼎铭文有469字,仅次于毛公鼎,创下战国时期青铜器长铭之最。中山方壶铭文450字,在众多青铜器刻铭中亦鹤立鸡群。我们说中山三器制作之精,除了它的造型优美,铸造精良之外,其铭文...
特别是王厝墓中出土的三件带有精美篆书铭文的青铜器,不仅证实了中山国的强大,还进一步明确了战国时期中山国几代君王的世系,具有重要的史料和艺术价值,被称为“中山三器”。这三件青铜器分别是:中山王厝铁足铜鼎、中山王厝铜方壶和中山王恣铜圆壶。其中铜鼎上的铭文有469字,仅次于台北故宫的毛公鼎498字。虽然不一定能...
正在播放[探索·发现]“中三器”的发现 为人们揭开了中山国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探索·发现》 20240207 平山战国王墓(3) 00:38:33 本期内容 [探索·发现]守丘刻石中的线索指向神秘的中山国 00:02:03 [探索·发现]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华美而精致 彰显出墓主人尊贵而显赫的身份 00:02:59 [探索·发现]...
二、中山三器铭文之美 《 墓》考古报告对三器铭文有一个评价,“书法造诣很深,刻工技艺高超,刀法娴熟,构字横竖刚直,圆弧匀畅,刀锋细锐,令人惊叹。”李学勤先生对平山青铜器铭文也有一段评价,说“铭文较长,字体秀丽,文句典雅,有些部分还有韵可循,为战国“古文”的研究提供了一批极其难得的珍贵资料”。他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