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鸟龙(属名:Sinornithosaurus,意为“中国的鸟蜥蜴”),是种驰龙科的有羽毛恐龙,化石发现于中国的义县组,年代为下白垩纪的中巴列姆阶[1]。中国鸟龙是第五个发现的有羽毛恐龙,并且在1999年被发现时,是有羽毛恐龙中最接近鸟类的一种。其他驰龙科恐龙,例如迅猛龙,也被认为拥有羽毛。徐星等人叙述了中国鸟...
中国鸟龙的属名为“Sinornithosaurus”,学名来自拉丁文的“Sino”(意为“中国”)、“rnitho”(意为“像鸟一样”)及“saurus”(意为“蜥蜴”),意思是“来自中国的像鸟一样的蜥蜴”。目前中国鸟龙属内有两个种:模式种千禧中国鸟龙(Sinornithosaurus millenii),种名“millenii”代表即将到来的千禧年;第二个...
然而,在二十一世纪前后,在世界的东方,出土了一只伟大的恐龙——千禧中国鸟龙。千禧中国鸟龙的发现历程,也是人类对恐龙后裔的探索历史:1999年,大陆古生物学家季强博士等人在辽西凌源大王杖子地区发现了一只保存精美、全身有羽毛的小型恐龙。随后,古生物学家、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学术院长徐星博士描述并命名了这种恐龙。
中华龙鸟和中国鸟龙是很多恐龙爱好者容易弄混的物种,实际上二者除了都长有羽毛、外形上存在一定的相似,在演化关系上的关系比较远。至于与现代鸟类的关系,目前一般认为,与鸟类祖先最接近的是伤齿龙科和驰龙科。…
属名源于Sino(中国)、ornitho(鸟)、saurus(龙)。化石产自辽宁北票四合屯和凌源大王杖子晚侏罗世或早白垩世义县组下部,个体较小,头骨长仅13厘米。前颌骨前缘伸向后背方;前颌骨齿齿冠前后缘不具小锯齿;上颌骨可能参与构成外鼻孔,眶前窝前侧面发育一些装饰性的小坑或嵴状纹饰:顶骨后侧突折向后方;齿骨很...
千禧中国鸟龙是1999年在中国被首先发现的,它们与顾氏小盗龙等是近亲,都可以利用羽翼滑翔。1999年,大陆古生物学家季强博士等人在辽西凌源大王杖子地区发现了一只保存精美、全身有羽毛的奔龙类小型恐龙--千禧中国鸟龙化石。季强等人认为,千禧中国鸟龙身上的羽毛最初只是为了保持体温,在所有进步的兽足类恐龙中,疾走食肉...
中国鸟龙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恐龙,以下是对其简介及特点的归纳: 一、简介 学名:Sinornithosaurus,意为“来自中国的像鸟一样的蜥蜴”。 分类:兽脚亚目、驰龙科、小盗龙亚科。 发现:最早在中国辽宁发现,也有说法称是由著名的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钟健博士于1995年在甘肃省天水市南郊发现,但后者所发现的恐龙...
先秦典籍《山海经》中有一种鸟,它不仅身上有剧毒,据说被它叮咬过的东西也会沾上毒性,不过,真实的鸟有没有毒呢,现存的鸟类倒是没有,不过它们的同族非鸟恐龙倒是有一种毒龙,它就是我最喜欢的恐龙之一—中国鸟龙,巧合的是,中国鸟龙分布在中国,山海经也是中国的典籍,看来真的是命运啊 ...
中国鸟龙的属名意为来自于中国的似鸟恐龙,种名则是为了纪念这一物种在20世纪的末尾被发现。归入种种名是为了纪念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家郝诒纯。基本信息和形态学 千禧中国鸟龙正型标本:IVPP V 12811是一件保存非常精美的标本,保存了几乎完整的头骨。头后也有很多骨块保存。郝氏中国鸟龙正型标本:D2140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