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楚国曾七次迁都,最初都丹阳(今河南淅川),楚文王时迁都郢都(今湖北荆州市荆州区),“柏举之战”后楚昭王迁都鄀都(今湖北宜城东南),楚惠王则短暂迁都鄢都(今湖北宜城),“鄢郢之战”后楚顷襄王迁都于陈都(今河南淮阳),楚考烈王时先迁都巨阳(今安徽阜阳北),后又迁都于寿春(今安徽寿县)。
中国古代有多次迁都,导致迁都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因为战乱,原来的都城受到战火的破坏,如东周迁都洛邑;受到少数民族政权的进攻,原都城失陷,无力收复,如南宋定都临安;为了便利向汉族学习,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和全国的控制,如元朝定都大都;为加强...
但是在不同时期,对于首都的战略要求也不同,因此伊犁并末成为首都。四、曲折的迁都之路 众所周知,后来的民国政府首都并不是这三个中的其中一个,这其中的曲曲折折又是怎样的?上文提到过,中山先生迁都的主张是在1902年,清朝统治时期,那时孙中山面对这样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他的主张并未得到认可。甚至在后来被...
所以在中国古代,为什么夏朝记载被迁都了六次,商记载迁都了七八次,最典型的迁都是盘庚迁都。这些王朝应该都是生产力发展不够充分,没有办法利用好一个地方的地区资源,所以在浅薄的利用之下,只能换一个地方继续浅薄的利用。但是这样的一种条件,到了西周时期有所改善,虽然西周时期也进行了较为频繁的迁都,但是这样...
孙中山先生就曾预言,我国的国都,若迁都到三个地方,则有望称雄亚洲。01 孙中山先生眼中的建都宝地 孙中山先生被称之为“中华民国国父”,他对于中国的发展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他的政治思想,更是极大程度上推进了中国的发展进步。他对于国家的付出与热爱,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否认。因此在每一个中国...
《中国迁都报告》是秦法展,胡星斗在2008年发表的一篇报告。假想背景 主词条:中国迁都论 1949年毛泽东接受王稼祥建议在西安、南京、北平、开封、洛阳中选择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自1980年学者汪平建议将首都迁出北京后,民间议论迁都的序幕拉开,呼声不低。报告目录 报告一 中国历代迁都路线图折射国都南迁 第一节 ...
而中国古代的各大王朝,也不乏有迁都的举措,特别是在王朝的末尾,为了避险经常迁都,比如金国从北京迁往开封,元顺帝从大都迁往上都,西晋从洛阳迁往长安;还有就是王朝的开始,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而迁都。比如满清从赫图阿拉-辽阳-沈阳-北京,东魏从洛阳迁都邺城,东汉末年从洛阳迁往长安再迁往许都。除了王朝之外,春秋...
赵匡胤发出这一感慨的当年,公元976年,赵匡胤在斧声烛影之中离奇暴毙,赵光义登基为帝,此后,北宋的迁都计划彻底搁浅,一直到151年后(1127年),女真人南下轻松攻破开封,灭亡了北宋。游牧与农业民族交锋地带 前面说到,中国历史上的国都迁徙,在北宋灭亡以前,尽管也有南北对峙时刻,但大势仍然沿着西安-洛阳-开封的...
此举,也意味着清朝由地方政权正式转化为统治全中国的中央王朝。 六、蒋介石迁都重庆 1937年,以七七卢沟桥事变为标志,全面抗战爆发。战争仅仅进行了4个多月,中华民国的都城南京就被日军攻陷。 幸好,在这之前,国民政府已经逐渐将国防中心转向西南,转向四川。1937年11月12日,蒋介石决定迁都重庆。随后,在南京的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