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2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表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对我国语言资源进行多模态、全息化、标准化的记录与保存,一期工程已完成所有省份1700多个调查点的调查保护,覆盖国内120余种语言和方言,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库。教育部新闻发布会...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高毅哲)6月21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2024年度工作会议在河南开封召开。会议围绕加强国家语言能力建设,系统总结了语保工程二期建设成效,研究部署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扩容升级,全面服务国家战略需要的重点建设任务。会上,发布《中国语言资源集》黑龙江、河南等10省(区、市)分...
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了《关于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以语言资源调查、保存、展示和开发利用等为核心的重大语言文化工程(简称语保工程),开展语言资源保护研究工作,收集记录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口头语言文化的实态语料,通过科学整理和加工,建成大规模、可持续增长的多媒体语...
截至目前,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已在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共计开展1197点的汉语方言口头文化语料转写工作,其中,2024年共计开展205点的汉语方言口头文化语料转写中期检查工作。 2024年7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2024年度汉语方言口头文化...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专项(研究应用类·地方标志性成果)是在语保工程一期建设基础上,为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重大标志性成果设立的项目,由省级语言文字管理部门参与项目监督管理,由专家牵头实施,目前已在山西、浙江、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西...
田立新介绍,促进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国家语委2015年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对我国语言资源进行多模态、全息化、标准化的记录与保存,让跨越千年的中华语言文字永存后世、永久流传。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全国所有省份1700多个调查点的调查保护,覆盖国内...
央广网北京5月18日消息 5月16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下文简称“语保工程”)2023年度工作会议在广西南宁召开。会议总结了语保工程二期建设以来取得的成效进展,研究部署了下一阶段工作重点和任务要求。会议强调,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推动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要积极主动谋划、发挥政府主导...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是一项国家工程,语言资源调查记录是语保工程的核心,需要从我国语言国情出发进行统一规划。我国历史悠久,幅
8月16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2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表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对我国语言资源进行多模态、全息化、标准化的记录与保存,一期工程已完成所有省份1700多个调查点的调查保护,覆盖国内120余种语言和方言,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