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周代,是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习俗为扫墓。 4. 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又称五五节,定在农历五月五日。源于古代楚国的屈原,因被陷害而投江自尽。当地居民划船寻找,并投米入江以平息蛟龙。后来,端午节便有了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 5. 七夕节的来历:七夕节,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牛郎被老牛告知仙女洗澡的秘密,...
春节(Chinese New Year),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农历年(又叫阴历年)的第一天 [155-156] [158],俗称“过年” [65],从腊八或小年开始,到元宵节,都叫过年 [112]。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早期人类的原始信仰与自然崇拜,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是一种原始的宗...
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这个节日又称“牛郎织女节”,是中国的情人节。在七夕节期间,人们会穿针乞巧、礼拜七姐、烧香祈福等,以表达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七夕节还有吃巧果、吃云母等传统习俗。九、中元节 中元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七月十五庆祝。这个节日又...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相传,屈原是中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和爱国者,他因忠于国家而被流放。屈原在端午节这一天投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这一天划龙舟、吃粽子等,以表示对他的追思和哀悼。此外,端午节还有驱邪防疫的传统,人们会在门口挂艾草和菖蒲,以驱赶瘟疫和邪恶。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
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亮节、拜月节、月娘节、团圆节、仲秋节、月夕等,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节日,时间为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得此名,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13] [16] [96] 中秋节源自先民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
来历介绍:1.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春节,也称为农历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据传古时候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年”,每到年末岁尾便出来伤害人畜。人们发现“年”惧怕红色、火光和巨响,于是便在门上贴红纸、放鞭炮、点灯笼来驱赶“年兽”。春节象征着辞旧迎新,家家户户团聚,进行祭祖、守岁、拜年等活动,寓意...
1,春节: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也叫阴历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说它是祭祀祖先和神灵、庆祝丰收和新年的活动。春节的习俗有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狮、吃年夜饭、拜年等。2,清明节:清明节是农历二月初二或初三,也叫寒食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祖先和扫墓的节日。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有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二十多个别称,是汉族、水族、纳西族、藏族、彝族、傣族、仡佬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61] 端午节作为节日,形成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