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幕活动值此建校96周年之际,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筹划了两大启幕活动:一是“我心目中的图书馆标志”展示与投票活动。馆区主场汇聚了视觉传播学院学生课程成果,同学们在任课教师的带领下,充分调研图书馆,结合三周图形课程,为良渚馆区量身设计了许多富有创意与识见的logo标志。经过专家评审,遴选出“八强”,在...
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是中国高等美术院校中最好的图书馆之一,前身是由蔡元培先生创建于1928年的"国立艺术院"图书课,第一任负责人为刘开渠先生。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由南山校区总馆、象山校区分馆组成,馆舍融当代建筑艺术理念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于一体,总建筑面积约15221平方米,设有各类阅览学习场所,总阅览座位达1320余个...
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新LOGO是正方形,图形为汉字“圕”的抽象演绎,内部线条交错形成迷宫效果,象征“知识的探索”或“书海的导航”,主色调为红色,具有篆刻风格的图形设计。 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 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的基本信息 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作为浙江省中国美术学院的教辅机构,承载着...
首先,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新LOGO采用正方形形式,图形部分似乎是对汉字“圕”字形的抽象演绎,通过将汉字元素进行几何化处理,既保留了文化属性,又赋予了现代感。 内部的线条交错有序,形成了一种迷宫的视觉效果,这可以解读为“知识的探索”或“书海的导航”。
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启用新LOGO 首先,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新LOGO采用正方形形式,图形部分似乎是对汉字“圕”字形的抽象演绎,通过将汉字元素进行几何化处理,既保留了文化属性,又赋予了现代感。内部的线条交错有序,形成了一种迷宫的视觉效果,这可以解读为“知识的探索”或“书海的导航”。标志下方的文字采用了中文和...
首先,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新LOGO采用正方形形式,图形部分似乎是对汉字“圕”字形的抽象演绎,通过将汉字元素进行几何化处理,既保留了文化属性,又赋予了现代感。 内部的线条交错有序,形成了一种迷宫的视觉效果,这可以解读为“知识的探索”或“书海的导航”。
4月8日,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良渚馆区经过近一年的空间规划、设计、家具采购、馆藏书目挑选与整理,如约启幕。其建筑极富形象与气质——九宫合围、各具形态、幽秘连续,赋予“美的遐想与生长”。 馆区简介 以服务学校“四学院一中心”设计学科的需要,...
作为图书馆新一代视觉形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新标志将与图书馆共同成长,见证并展现新时代国美师生的卓越学习风貌。可以说,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的新LOGO不仅深刻体现了学院的文化底蕴,还通过简约而现代的设计风格,成功融入了当代视觉传播的潮流。值得一提的是,在LOGO设计的过程中,图书馆充分吸纳了学生们的参与...
笔者就任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馆长一职近十年,于学术研究与管理职责两者间辗转,逐渐摸索出一条两者结合的道路。本文拟以近年来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和中国美术学院近现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的工作为例,就学术图书馆建设中,发掘和梳理馆藏学术资源优势,建构一系列国际面向的文献整理和研究项目、活动和平台,驱动图书馆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