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向宇宙深处进发 2017年10月10日,在南仁东离世不到一个月,“中国天眼”首次发现脉冲星。2018年10月15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宣布,将国际永久编号为79694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为了弥补南老生前没能亲眼见证这一时刻的遗憾,FAST团队向宇宙中的“南仁东星”送出了一件特殊的礼物——一段声音...
“中国天眼”之父是南仁东,他是FAST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天眼”预研到建成的22年时间里,南仁东带领老中青三代科技工作者克服了不可想象的困难,在科学前沿实现了重大原创突破。故答案为:南仁东。 中国“天眼之父”,FAST工程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南仁东在上个世纪100年代舍弃国外高薪,毅然回国。从“天眼”预研到建...
中国天眼之父是南仁东。 南仁东(1945年2月19日—2017年9月15日),男,满族,吉林辽源人,中国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人民科学家。曾任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射电天体物理和射电天文技术与方法,负责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科学技术工作。 从1994年到...
中国天眼工程历经22年终于建成了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其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是南仁东,因此也被称为“中国天眼”之父。“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2016年9月在贵州建成投用,成为目前人类望向宇宙的最大眼睛。反馈...
中国天眼之父 ——南仁东的故事 作者 信 真 11月26日,央视新闻联播播报一个好消息:截至2024年11月,中国天眼FAST发现脉冲星数量已突破1000颗,超过同一时期国际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数量的总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姜鹏介绍:AST自正式开放运行4年来,在脉冲星、快速射电暴、中性氢、纳赫兹引力波等领域取得了...
他与“中国天眼”的故事 曾感动了无数人 他的精神 也曾激励了无数人 2017年的今天 南仁东逝世 在他72年的生命中 我们截取了这样几个侧面 把他的追寻和梦想 讲给你们听 一句话 上世纪90年代初 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不到30米 和美国的射电望远镜相比 差距巨大 1994年 曾在日本担任客座教授的南仁东 放弃...
“中国天眼”建成1年后,72岁的南仁东无憾逝世。正如《晁错论》中所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虽然南仁东已经故去,但是他坚毅不屈,勇于探索的精神仍旧激烈着无数的后辈,在科研事业中不断地探索前行。 参考资料: 《送李侍御赴安西》《晁错论》《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缅怀!致敬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别人都有自己的大设备,我们没有,我想试一试。”24年,8000多个日夜,他为中国“天眼”燃尽生命。2016年9月,中国天眼(FAST)工程正式落成。2017年,中国天眼首次发现脉冲星,但南仁东没能看到……南仁东离开我们七年了,致敬国之脊梁!来源:央视国家记忆 流程编辑:U022 ...
南仁东(1945年2月19日—2017年9月15日),男,满族,吉林辽源人,中国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他是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的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被誉为“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射电天体物理和射电天文技术与方法,他在FAST项目的选址、预研究、立项、可行性...
满族天文学家,“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一生为国造重器 美丽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绚丽,召唤我们踏过平庸,进入到无垠的广袤。——南仁东 1945年2月19日,农历乙酉年正月初七,节气雨水,在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的一户满族工薪家庭传来一阵婴儿的啼哭声,是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未来的“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