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日,央视十套《探索·发现》栏目曾连续三天播出纪录片《中国大运河》,完整介绍中国大运河的组成部分和历史变迁。原市文物局局长、申遗专家顾风介绍,央视在世界遗产大会召开之前播出的三集是该系列纪录片的一、七、八集。当多哈传来中国大运河顺利入选世界遗产的喜讯后,摄制组决定将这一内容添加进纪录片中...
这是中华大地上通达南北的中国大运河,全长近3200公里,沟通了中国五大河流水系;这是华夏史书中流淌千年的中国大运河,历经2500多个春秋,沉淀了兴衰更迭的家国记忆;这是民族精神里顶天立地的中国大运河,哺育世代运河儿女,汇聚了各族劳动人民的创造智慧。 中国大运河由京杭...
而其中,大运河作为一条承载着无数历史传说与记忆的重要水道,无疑是探索“何以中国”这一问题时不可忽视的重要线索。大运河,作为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它的建设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是中国历史的见证者,文化的传承者。大运河蜿蜒3200公里,是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辉煌成就,它贯穿南北,连通古今,是中华...
摊开中国地图,黄河、长江两大水系自西向东,奔涌澎湃,而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一条河脉纵贯南北,迈开步子,向西深入内陆,向东通达大海,形成了人字形的样貌,这就是中国大运河。它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组成,沟通起黄河、海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织就了四通八达的水网,造福着沿岸一代又...
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了连接江淮的邗沟。此后历代都有运河工程,其中隋朝的工程最为浩大。大业元年至六年(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动用百万百姓,...
观看《探索发现》 20140708 中国大运河 第一集 大地史诗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隋唐运河是中国人用了两千五百年时间与自然共同完成的壮丽奇观。运河带来的最直接变化就是流通,漕河之上,商船密集,南方出产的丝绸、茶叶、竹、木、漆、陶瓷等物资源源流入北方,北方的松木、皮货、煤炭等亦纷纷运往南方,南北贸易盛极一时。
本文就盘点下中国需要开凿的12大运河。一,京杭运河:沟通南北的货运大通道 京杭运河是中国开凿时间最长,里程最长的运河。早在春秋时期,吴国就开始开凿长江和淮河之间的邗沟。战国时期,魏国开凿鸿沟,沟通了淮河和黄河。到了隋朝,开凿了永济渠和江南渠,将海河流域和余杭连接起来。元朝时期,将运河拉直,运河的走向...
大运河,穿越8个省市,传承保护利用,见证古韵焕发新生,其间35座城,大量珍贵国宝讲述着流传千百载的故事。202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现代快报发起,联动北京广播电视台、每日新报、河北日报、齐鲁晚报、大河网、大皖新闻、都市快报等大运河沿线八省市主流媒体,从“原点”城市扬州出发,组成运河“寻宝...
出发!沿着运河读中国,八省市图书馆“接旗”2024年7月20日 浙江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推进会在绍召开2024年7月19日 运河城市算力与数据合作发展研讨会在扬州召开2024年7月18日 曹操与大运河: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2024年7月17日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研学之旅第一站:从高邮到扬州2024年7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