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三明医改实现了患者、医生、医院、医保基金等多方共赢,2021年,三明医改经验上升为国家的顶层设计,成为全国医改样板。目前,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制定了学习借鉴三明经验的实施方案。也正因此,在过去多年,“三医”联动是我国深化医改的一个重要“抓手”,并推动医改不断取得新成效: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
萧庆伦:中国医改确实进行的比较慢,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医改多年,病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医生仍极度追求利润,医德严重缺失等,但我们也不能由此去否定中国医改。中国医改要求建立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和“可负担有保障且公平的医疗卫生体系”方向是正确的,只是具体执行时,方案出现了偏差。客观上讲...
本篇将从1979年开始回顾医改44年间的一系列努力与变化。中国医改不仅仅是医疗体制的变革,更反应了整个时代的变迁,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改革开放到走进世界贸易组织,在不同的阶段,医改都深植于经济变革之中。反映了中国医疗人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的上下求索...
4月12日至13日在浙江杭州举行的2025全国深化医改经验推广会暨中国卫生发展会议上,多名业内专家聚焦医改话题,共话如何让健康中国建设迈向“优质均衡”新阶段。强基层:县域医疗托起“家门口看病”推动“大病重病在本省就能解决,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镇、村里解决”,是深化医改的重要目标。建设13个国家...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为新一年的医改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为了进一步交流和推广医改经验,6月22日至23日,全国深化医改经验推广会暨中国卫生发展会议在四川成都隆重召开。自我国启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我们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
努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之路,是中国医改的目标。国家卫健委体制改革司一级巡视员朱洪彪表示,我们将立足国情,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继续探索用中国式办法破解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改革支付方式 把医保基金花在刀刃上 挂号、检查、取药……在这个就医过程中,如果您是医疗保险参保人...
彼时,李玲领衔的北大医疗卫生改革课题组,对清华博士后魏凤春发布的《宿迁医疗体质改革考察报告》,作出了负面评定。直言:“医院,就不该是挣钱的地方。”此后,“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医改中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便一直成为李玲的医改理论核心。随后10多年,中国医改慢慢步入深水区,李玲也多次作为课题负责人直接...
李玲:在过去20年中,中国医疗费用的增速“赶英超美”,每年都以两位数的增速在增长。在控制成本方面,“三明医改”已经走出了路,因为三明当年就是因“医保穿帮”才改革的,改革之后迅速扭转了医保“入不敷出”的局面。 实际上现在的费用主要发生在医院,我们的医院改革20年了,仍没有解决医院的投入机制、运行机制和分配...
作为全国省级综合医改试点地区,上海围绕患者看病就医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通过运用医疗科创最前沿新技术、新模式、新手段,针对性开出改革“处方”,打通人们看病就医的痛点、难点。处方一:针对智慧医疗开出提速方 如今,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技术正在与生物制药、医学诊疗深度融合,肉眼可见地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