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印自卫反击战,在国外叫作中印战争,对中印两国有着截然不同的后续效应。对于中国而言,它只是诸多捍卫主权、守护和平历程中的一段过往;但对印度来说,却犹如一场挥之不去的噩梦,持续笼罩了整整60 年,并且至今仍在诸多方面影响着印度的发展轨迹。1962 年 11 月 21 日,中印战争随着中国军队有序从印度领土...
对此,中印战争全面爆发。然而,印度辛辛苦苦准备了10年的计划,却被解放军一天的时间武力瓦解。10月20日,印军首先在克节朗发起进攻,印军第7旅在准将达尔维的带领下,向解放军发起进攻。彼时,中央军委派遣西藏军区和新疆军区部队在中印边界东西两段,对印军发起全面反击。在西段,印军部署了1个旅、6个步兵营,...
1962年10月,中印边境战在克节朗地区彻底打响,然而,仅仅一天的时间,西段印军全线覆灭,而东段,印军王牌第7旅也被全歼,印军准将达尔维等军官被俘虏。最终,印度以惨败而告终。面对失败的战果,印军高层内讧,集体指责尼赫鲁:不该招惹中国。一、印军高层:尼赫鲁负主要责任 上世纪中叶,印度可谓意气风发,国势...
可以看出,在这一个多月的战事中,印军完全处于单方面挨打的境地。如此不堪的表现,自然也让看到中印局势的美苏失去了继续加大投入的信心。毕竟从装备水平而言,中印战争里的印军已经部分实现了机械化,他们有英军遗留的大量优秀武器,但却依然无法战胜解放军,这说明印军不具备扶持价值。美苏精力集中于古巴 事实上,...
例如,在中印边境的山地作战中,中国的迫击炮等轻型火炮,能够迅速机动到合适的位置,对印度据点进行有效的火力打击。而印度的一些重型装备,由于地形和后勤保障的限制,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印度在中印战争中的后勤保障,存在着巨大的问题,印度的后勤补给线漫长且脆弱,需要穿越复杂的山地和丛林地形。印度缺乏有效的运输...
通过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加强交流与合作,可以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创造有利条件。#2024洞察时局# 参考资料:【1】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决策内幕·新民晚报 【2】共和国战史:中印冲突1962·环球网 【3】毛泽东谈中印战争:十天十夜都没想通,尼赫鲁为何搞我们·上观新闻 ...
中印开战,西方在舆论上站在印度一边。美国一直在寻找机会,企图挽回在朝鲜战争中失掉的面子,在东方树立其霸主地位,认为中印冲突是一个大好时机。从1962年起,美国的报刊鼓吹怂恿印度对华开战,并怂恿印度大举进攻中国。《时代周刊》在报道中说:“过去的三年,印度在边界上与中国的斗争主要是喊叫,但是上周印度边防...
这是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时期我方媒体的一条消息报道内容。当时中印交界处战火四起,印军指挥官居然临阵脱逃?还在家里指挥?他是千里眼还是顺风耳?一、把中国领土划入印度范围,尼赫鲁的野心 2020年6月30日,印媒发布一篇关于原印军中将布里吉·莫汉·考尔的文章,在文章中,该媒体分析了1962年中印战争中印度的失败,...
至于印军败北的原因,达尔维准将回国后,也在回忆录《喜马拉雅的失误》中进行了剖析——除了反对派、公众、政府、媒体以外,还有这三人应该对中印战争的结果负责。 600位中国士兵的冲锋 达尔维和解放军对上的地点就在克节朗地区。当时达尔维被任命为第7旅旅长,这支王牌旅拥有3个步兵营和1个步枪联队,外加若干炮兵,...
中国于1962年10月17日对印度军队进行自卫反击,并于1962年11月21日宣布停火后撤。自1962年出击以来,中国军队的战斗势头迅猛,但为什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退兵呢?对此,有国际媒体分析“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政府在1962年结束中印战争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中国选择退兵,真的是美国从中起作用的吗?1949年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