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网站5月23日文章,原题:“中印度斯坦”,印中友谊的新口号 一开始是“印度和中国亲如兄弟”,随后是“中印度”,现在中印友谊的口号变成“中印度斯坦”。为能在日益繁荣的双边贸易中分一杯羹,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钻研汉语和印地语。 北京大学最近举办一场印地语大会。来自中国各地的100多名师生共同庆...
《印度斯坦时报》称,根据协议,印度军队已开始撤回装备。目前尚不清楚是否会采取行动以示脱离接触完成。印度外长苏杰生日前在公开发言中称,完成脱离接触只是开始,接下来的步骤是局势降级,但这要在印方确信“对方也在采取相同的行动时才会发生”。他还称,建立两国之间的信任和意愿需要时间。苏杰生提到,印中协议涉及...
印度与中国的伙伴关系与竞争印度斯坦时报 2024 年 5 月 11 日下午 04:01 印度标准时间今年四月,泰戈尔首次访华一百周年刚刚过去,尽管我们对这一里程碑事件仍然记忆犹新。 泰戈尔首先强调印中亲和以及两个古老文化的文化融合的概念。 泰戈尔有先见之明的话至今仍引起共鸣:“那个时代的两个主要种族相遇,不是作为战场...
主要原因还在于中印之间有喜马拉雅山所隔绝,所以没有大规模的民族往来。stan和stein都音译为“斯坦”,源于古波斯语,意为“……之地”。一般叫“斯坦”的地方都信仰伊斯兰教,但并非一定如此,比如“吐火罗斯坦”、“印度斯坦”等。实际上先有古波斯语中的-stan,后有中亚等地的伊斯兰化。
反而有另外三个国名中没有“斯坦”的国家,准确翻译却应该是斯坦国。这三个国家分别是阿富汗、亚美尼亚,以及印度,阿富汗应该翻译为“阿富汗斯坦”,亚美尼亚应该翻译成“亚美斯坦”,而印度则应该翻译成“印度斯坦”。 城镇规划君何方洪首先来说一说阿富汗。与我国新疆通过瓦罕走廊接壤的阿富汗更应该叫斯坦国,因为阿富汗的...
(观察者网讯)据《印度斯坦时报》21日报道,中国和印度20日在边境实控线(LAC)中国一侧的莫尔多/楚舒勒会晤点举行了第十轮军长级会谈。持续了16个多小时后,会谈于当地时间21日凌晨2时许结束。 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此次会谈的重点在于讨论从拉达克东部三个摩擦点(即戈格拉高地、温泉地区和德普桑平原)撤离的事宜,...
【环球网报道 记者 侯佳欣 刘洋】《印度斯坦时报》5月10日援引两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印度高级官员的话称,中印两国士兵9日在印度锡金邦北部地区发生上百人规模的对峙,对峙随后在当地层级得到解决,印媒说法尚未得到两国官方证实。 《印度斯坦时报》题为“中印在锡金邦边界对峙”的报道,沿用了印度媒体近年来炒作中印边界对...
印度《印度斯坦时报》6月7日文章,原题:厘清我们的中国故事最近,我有幸与中国外交部一位负责处理海事和边界争端的官员聊天。他表示印度和中国之间并不存在真正的问题,这令我感到诧异。 他解释说,他曾参加过两国间的多轮边界会谈,并发现印方对议题态度温和且无动于衷。他否认印中两国政府间存在任何真正的敌意和猜...
他们开始对印度政府、DRDO、印度斯坦航空的能力产生质疑,随之抱怨沦为一种常态。透过这两次重创,我们不禁要思考:为何印度在努力追求自主研发和制造的过程中,却屡屡被夹在技术的夹缝中?这背后不仅仅是产品研发进程的滞后,更是对于国际政治环境的依赖和对自身技术能力的低估。可以说,如今的国际军购大戏,已经不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