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锯花天牛3年1代。在土壤中生存,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发育阶段,3月下旬老龄幼虫从根部隧道中爬出,作土室化蛹,4月初进入入土盛期;4月下旬-5月上旬进入化蛹盛期,蛹期15—20天;成虫一般5月下旬出土,当天交尾产卵,卵期10天左右,将卵散产于近表土3cm处,6月下旬进入孵化盛期。为害时不易发现...
中华锯花天牛,属于鞘翅目下的天牛科,学名为Apatophysis sinica(Semenov-Tian-Shanskij)。它在中国的多个地区都有分布,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山西、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和云南等地。这种昆虫因其独特的外观...
中华锯花天牛在山东的生命周期大约为一年。春季,3月底至4月初,幼虫从植株根部的隧道中爬出,开始了其入土阶段。这段时间是它们入土的高峰期。4月中旬,幼虫进入预蛹期,经过10到15天的准备,它们会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入化蛹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持续约15到20天。5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刚孵化的...
药用植物害虫中华锯花天牛 学名Apatophysis sinica Semenov-Tian-Shanskij,属鞘翅目,天牛科。分布在山东、河北、江西、四川等省。 寄主为害牡丹等药材。 为害特点初孵幼虫先咬食幼嫩根茎表皮,后从近地面断梢伤口腐烂处蛀入,并向根下部蛀害,隧道长约30一70mm。受害株生长发育不良,影响开花和丹皮的产量及质量。一般...
丘陵地带分布与生境1形态特征23牡丹中华锯花天牛成虫体长约为30mm,宽约为10mm,身体呈灰褐色或黑褐色成虫形态牡丹中华锯花天牛幼虫呈乳白色或灰白色,长约40mm,宽约为6mm幼虫形态牡丹中华锯花天牛蛹呈黄褐色或淡褐色,长约20mm,宽约为8mm蛹形态02生物学特性牡丹中华锯花天牛一年一代,以卵、幼虫、蛹和成虫四种虫态...
药用植物害虫中华锯花天牛 学名Apatophysis sinica Semenov-Tian-Shanskij,属鞘翅目,天牛科。分布在山东、河北、江西、四川等省。 寄主 为害牡丹等药材。 为害特点 初孵幼虫先咬食幼嫩根茎表皮,后从近地面断梢伤口腐烂处蛀入,并向根下部蛀害,隧道长约30一70mm。受害株生长发育不良,影响开花和丹皮的产量及质量。
中华锯花天牛的生活习性和危害状:该虫在菏泽3年发生1代,以幼虫越冬。3月底4月初幼虫爬出蛀道入土筑土室化蛹。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化蛹盛期,蛹期15~20天。5月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出土盛期在5月下旬。成虫具趋光性,卵散产于牡丹近处土中约3厘米处。雌虫产卵量62~246粒。成虫夜间活动,白天...
一、牡丹中华锯花天牛的防治方法 1. 了解中华锯花天牛的特征和习性 中华锯花天牛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其幼虫以牡丹花蕾为食,严重危害牡丹的生长和开花。了解中华锯花天牛的特征和习性,对于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2. 建立监测系统 在牡丹生长的关键期,如花芽分化期和花蕾膨大期,建立中华锯花天牛...
中华锯花天牛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天牛科、锯花天牛属的一种有害昆虫,寄生在多种植物上,蛀害植物致受害株生长发育不良。分布于我国大多省份。 基本来自信息 中文名称 中华锯花天牛 拉丁学名 Apatophysis sinica(Semenov-Tian-Shanskij,1901) 别称 中华薄翅天牛,薄翅锯天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