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来源不同:毛角豆芫菁是一种植物,原产于印度;而中华豆芫菁则是一种中草药,原产于中国。2. 功效不同:毛角豆芫菁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抗菌抗病毒等功效;而中华豆芫菁则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抗菌抗病毒、抗癌等功效。3. 使用方法不同:毛角豆芫菁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煮汤食用;而中华豆...
中华豆芫菁,学名Epicauta chinensis Laporte,又名中国黑芫菁、中华芫菁和毛胫豆芫菁,因其特殊的药用价值在医药领域备受关注。它的药名拼音为ZHONGHUADOUYUANQING,主要来源于芫青科动物中华豆芫菁的成虫部分,经过干燥处理后用于医疗用途。这种药材的功效显著,能够活血祛瘀,解毒消肿,特别适用于治疗由于瘀血...
中华豆芫菁是一种小型昆虫,成虫的形态特征非常独特。体长14.5~25毫米,宽4~5.5毫米,全身覆盖细短的黑色毛,仅头部两侧后方呈现红色,其余部分为黑色。额部中央有一个红色斑点,前胸背板中央有一条由白色短毛组成的纵纹,两侧和鞘翅边缘、中缝处则有白毛分布。头部密布刻点,雄虫触角为栉齿状,而...
中华豆芫菁与柳树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作用关系。在此过程中,中华豆芫菁释放的抗菌物质能够抑制柳树病害的侵害,减少对柳树的危害。另一方面,由于中华豆芫菁的生长速度较快,会与柳树产生一定的竞争,影响柳树的生长速度。总的来说,中华豆芫菁与柳树存在一种协同作用关系,既可以减少柳树的危害,也会对柳树...
3. 小翅豆芫菁生态特性调查 4. 扁角豆芫菁成虫雌雄异型触角感器精细结构观察 5. 短翅豆芫菁幼虫采食习性的研究 6. 半人工饲料对细纹豆芫菁成虫的正效应 7. 不同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大斑芫菁生长发育的联合作用 8. 宁夏芫菁种类记述(鞘翅目,芫菁科) 9. 植物源杀虫剂对豆芫菁的毒力测定和防治效果 ...
芫菁科Meloidae是一类经济价值比较重要的昆虫资源.本文对河北的芫菁资源进行了调查,对其优势资源种类——中华豆芫菁Epicauta chinensis (Laporte,1840)的生物学特性和虫体利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共计3 万余字.取得如下成果. 1. 对全省的芫菁资源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这些标本和河北大学博物馆馆藏标本和资料进行分类鉴定和整...
在防治中华豆芫菁的过程中,一项有效的策略是进行冬季深耕,这样可以清除部分在土壤中越冬的伪蛹,减少其春季繁殖的数量。在成虫大量出现的时期,可以采取化学防治措施。推荐使用2.5%的敌百虫粉剂,每667平方米施用2到3公斤,均匀喷洒以覆盖植株。另外,也可以考虑使用44%的氯氰菊酯?克虫磷乳油,以2000倍...
以下四种斑蝥中斑蝥素含量最高的是A.大斑芫菁Mylabris phalerataB.眼斑芫菁M.cichoriiC.中华豆芫菁Epicauta chinensisD.绿芫
中名:中华豆芫菁 门:节肢动物门 phylum:Arthropoda 纲:昆虫纲 class:Isecta 目:鞘翅目 order:Coleoptera 中文科名:芫菁科 科名:Meloidae 属名:Epicauta 种名:chinensis 作者:Laport 年代:1840 junior_syn:True 国内分布:北京、黑龙江、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台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