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起眼的珍贵昆虫-..1985年,中国昆虫学家在中国东北部的长白山区首次发现了这种蛩蠊目昆虫,后正式被命名为“中华蛩蠊”。 1988年,中华蛩蠊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是中国两种一级保护昆虫中的一种。&nb
事实上,中华蛩蠊的成体长度仅约为1厘米,头部宽度更是仅有0.3厘米,实在是属于那种吃了也难以填满牙缝的微小生物。尽管中华蛩蠊体型微小,倘若仔细观察,却会发现它具有极为独特的外观,甚至可以说其身体结构相当复杂。它的腹部背板由10节尾须和9节组成,各区域分布着不同的绒毛,若进一步放大观察,竟有几分外星...
中华蛩蠊作为蛩蠊目昆虫的代表,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为昆虫学、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中华蛩蠊是活化石,是现存孓遗类群,对于研究昆虫纲的祖先及其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中华蛩蠊是一种珍稀而独特的昆虫,其保护和研究工作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推动科学研究具...
中华蛩蠊的外形看似普通,但身份极为不普通,是国家极少一级保护昆虫中的一种。在国内昆虫种类繁多,而蛩蠊目昆虫一直是国内唯一没有被发现的昆虫目,当在1985年首次发现蛩蠊目昆虫,并被命名为“中华蛩蠊”,成功填补了国内该目昆虫的空白。蚰蜒在家居中很常见,而中华蛩蠊却很难被发现,中华蛩蠊对环境要求特别高,...
🌿中文名:中华蛩蠊(qiong lian) 🌿拉丁学名:Chinese cockroach 🌿别名:中华蛰蠊🍀中华蛩蠊,这种昆虫虽然体型小巧,却拥有独特的生物结构和复杂的生存环境要求。它们属于昆虫纲、有翅亚纲、蛩蠊目、蛩蠊科、蛩蠊属。在过去的世纪里,我国一度被认为没有蛩蠊目昆虫的存在,直到1985年,我国昆虫学家在长白山地区首次...
中华蛩蠊-标本 发现定种 1986 年8月28 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书永先生在长白山区进行科学考察时发现一个蚂蚁般大小的奇特昆虫,后带回北京研究发现是一种蛩蠊,正式命名为中华蛩蠊Galloisianasinensis,于1987发表定种文章(Wang, S.-y. 1987. Acta Entomologica Sinica 30(4):423-429)。蛩蠊目昆虫通称蛩蠊,以...
虫子大师 中华蛩蠊的读音为zhōng huá qióng lián。 蛩蠊是昆虫纲孑遗类群之一,又被称为昆虫纲的“活化石”。1986年我国昆虫学家在长白山区首次发现蛩蠊目昆虫,并被命名为“中华蛩蠊”。此外,它还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昆虫哦,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了,可千万不要随意伤害它。
中华蛩蠊,一个低调的国家一级保护瑰宝</ 在昆虫界,中华蛩蠊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稀有性备受瞩目。它并非中华蛋镰,而是一种令人惊叹的昆虫,拉丁学名为G.Galioisiana sinensis</,属于昆虫纲、蛩蠊目下的蛩蠊科,首次被发现于1985年的吉林长白山区,是珍贵的一级保护物种。中华蛩蠊的身形细长,无翅,体...
本期怪哉虫趣:【中华蛩蠊】只生活在高海拔冰川地区,其外形长得和蠷螋(qu sou俗称:狗夹子,二母夹,蝎子它舅)非常像哦! 上面是蠷螋,也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方言称:“泥巴狗子”“土狗子”“二母夹子”“蝎子它舅”“夹板子虫”...下面是蛩蠊,从外形看 :蠷螋长得更加凶猛,绝招是“夺命剪刀脚”! 昆虫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