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称为“中华第一镜”,身长115.1厘米、宽57.5厘米、厚1.2厘米、重56.5千克,是目前我国出土铜镜中最大、最重的一面。我生于2000多年前,沉眠于西汉齐王墓陪葬坑。被发现时虽已绿锈斑斑,但因身量奇伟、容貌英气,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我的背饰浅浮雕龙纹图案,花纹凸起0.1厘米,四周边缘饰半圆形连...
这面距今4200年的齐家文化古铜镜,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铜镜,对我国铜镜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称其为“中华第一镜”毫不为过。在该铜镜未出土前,我国最早的铜镜为战国时期制造,因此有一些学者提出中国了铜镜外来学说,认定中国北方现有铜镜是受斯基泰文化(公元前7世纪至前6世纪)影响而产生的,如今齐家文化遗址...
镜体周围环绕着五枚凸弦纹环形钮,钮四周点缀着柿蒂形纹饰,镜缘则饰以连弧纹,工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这面铜镜不仅是我国出土的面积最大、最重的铜镜,更因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被誉为“中华第一铜镜”。如今,它珍藏于淄博市博物馆,等待着每一位历史爱好者的探访。0 0 发表评论 发表 作者最近动态 内...
因我独特的造型和图案,在众多彩陶中我脱颖而出,被誉为中国的“彩陶王”。 中华第一镜 基本信息 姓名:青铜镜 年龄:4000岁左右 出土地:齐家坪遗址41号墓葬 体型:直径6.2厘米,厚0.3厘米 基本描述 迄今为止,我是中国考古发现中年代最早的铜镜哦~在铜镜发展史上意义非凡,因此我被誉为“中华第一镜”。 中华第一刀...
尕马台遗址曾出土一件铜镜,直径 9 厘米,厚 0.4 厘米,一面光平,一面饰七角星形纹饰,保存较好,这一面铜镜被称为“中华第一镜”。齐家文化的铜器不仅对探究齐家文化自身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研究中国青铜器的来源问题相当重要。齐家文化的青铜冶炼业是目前我国探寻我国青铜文明的重要节点,齐家文化之后便是二里头的崛起...
这枚被称为“中华第一镜”的青铜器外观并不起眼,表面锈迹斑斑,镜面已不宜用于照影,直径大约十厘米。其背面中心有一个类似按钮的突起,便于古人握持照镜。尽管现代人可能觉得这枚铜镜外观普通,但在手中仍可感受到它所承载的深厚历史沉淀。通过镜身残留的纹路,仍可窥见其往日的精致与光泽。古人是...
1975年,广河县齐家坪遗址出土了一面直径6.2厘米、厚0.3厘米的铜镜,镜面光素无饰、扁平,背面中央有桥形钮,钮高0.5厘米,钮部有锻饰痕迹,边缘规整光滑,器物通体有锈蚀斑迹,这是迄今在我国发现的最早铜镜,因其重要的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被...
这面距今4200年的齐家文化古铜镜,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铜镜,对我国铜镜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称其为“中华第一镜”毫不为过。在该铜镜未出土前,我国最早的铜镜为战国时期制造,因此有一些学者提出中国了铜镜外来学说,认定中国北方现有铜镜是受斯基泰文化(公元前7世纪至前6世纪)影响而产生的,如今齐家文化遗址...
【#甘肃的“中华第一镜”#】#和美陇原同心筑梦#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全国广播融媒体大型采访活动 1975年在甘肃广河县齐家坪M41号墓葬中考古出土了这面距今约4200年的铜镜,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铜镜,被称为“中华第一镜”!是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重要标志。同时出土的一柄迄今最大的铜斧,全长15厘米,器身厚重,...
子渊这两天陆续为大家介绍了齐家文化的权杖及玉器,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今天咱们就来说说有着“中华第一镜”美誉的齐家文化铜镜。 ▲安特生旧照 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有着“仰韶文化之父”之称的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来到甘肃广河县。经过一番考察,他发现了震撼世界的齐家坪遗址,齐家文化也因此得名,为世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