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石静升的王家大院,被誉为“中华第一民宅”和“山西紫禁城”,其实际面积甚至超过了紫禁城。这个庞大的建筑群由高家崖和红门堡组成,是王氏家族的居所,因其家族成员在官场上的地位,建筑中体现了严格的封建等级秩序。🏛️ 高家崖是王家大院的精华所在,由王氏兄弟建造。老大居住在东边的乐善堂,而老二虽然官职更高...
空中俯瞰,王家大院,屋宇连绵,栉次鳞比,只是却不见一般大宅府第都具有的花园水榭,许是当地修建以居住功能为主,也是让家人勤勉上进,勿耽于享乐吧。 号称“中华第一民宅”的十都王家大院始建于清雍正十年,乾隆三十四年完工,历时三十七年,系十都纸商王集贤所建。据《王氏世谱》所载,十都由童姓肇基于南宋。而王姓...
王家大院是中华第一古民宅、位于广丰区嵩峰乡十都村,这是前几年和家人一块去六石岩玩顺便去看看。王家大院是当地清代纸商王建贤所建,该大院始建于清雍正十年,清乾隆三十四年竣工,占地2.7万平方米,单层砖木结构砖,建筑面积6780平方米,有大小房间108个、大小天井36个。古宅内各种木雕、砖雕和石雕技艺精湛,花窗、...
因屋主名为王集贤,又称集贤大屋,被誉为“中华第一民宅”。 占地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780平方米的王家大屋,建于清乾隆年间,108间房屋仅凭榫卯结构浑然相连,有天井36口,鱼池4个,厅、堂、室、廊、楼、院布局错落有致,后人称颂其“飞...
🏠 十都王家大院,这座被誉为“中华第一民宅”的建筑,见证了一段传奇的历史。据传,大院的主人王集贤在建造这座宅邸时,曾广招天下能工巧匠,亲自参与遴选。每位木匠都需要自制一个木匣,匣内放一张纸,然后浸于水中一个时辰。打开木匣,如果纸没有水渍,该木匠才可被留用。这样的选拔方式,确保了宅邸的建造质量。
王家大院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民间故宫”和“山西紫禁城”,有一“王家归来不看院”之说。 王家大院的建筑格局,继承了中国西周时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既提供了对外交往的足够空间,又满足了内在私密氛围的要求,做到了尊卑贵贱有等,上下长幼有序,内外男女有别,且起居功能一应俱全,充分体现了官宦...
中华民居第一宅 王家大院 不久前,由于参加第 17 届平遥国际摄影展,我们有幸走进了有「华夏民居第一宅」美誉的王家大院。这次,不仅让我们一饱眼福,而且有一种境界「升华」的感觉,就是从对民居的好奇进入对民居建筑文化的初识。 王家大院位于距山西省灵石县城东北 12 公里的静升镇,地处晋中盆地南部边沿。它东...
华夏民居第一宅”,“中国民间故宫”,“山西的紫禁城”,“王家归来不看院”,这些都是对山西王家大院的美誉。王家大院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而且是一座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
中华第一民宅--位育堂 在东阳市虎鹿镇厦程里村,有一个被村民称为“八面朝厅”的位育堂古建筑群,让村民们想不到的是,他们住了这么多年的老房子,竟然会是“中华第一民宅”。 普通乡民建起大宅第 据介绍,厦程里村的位育堂古建筑群建成于清代乾隆十一年(1746年),占地面积13000多平方米,围内面积近万平方米...
江西广丰的嵩峰乡十都村,在清代乾隆年间,有一个叫王集贤的大财主在本村建了一栋房子,严格地说是一群房子,就是今天号称“中华第一民宅”的王家大院,经过250多年的风雨,到今天还基本保存完好,被国家作为全国重点文物加以保护。 一听名字就很胆大,敢称“中华第一”,想必有两把刷子。